BMI快速计算
您的BMI: --
--
--
BMI = 体重(kg) ÷ [身高(m)]²。示例:50 ÷ (1.6×1.6) ≈ 19.53。
BMI是什么?如何看懂?
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数)是用来评估体重与身高是否相称的指标:体重(kg) ÷ 身高(m)^2
。
它能粗略反映超重或消瘦的风险,但不是体脂率,也不能替代医生评估。
成人常用参考(中国成人标准):
- 偏瘦 < 18.5
- 正常 18.5 – 23.9
- 超重 24.0 – 27.9
- 肥胖 ≥ 28.0
不同国家/地区标准略有差异,请以当地或医疗机构建议为准。
学生与家长请注意:
- 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应使用BMI按年龄与性别的百分位曲线评估(常见阈值:低于第5百分位可能偏瘦,5–85正常,85–95超重,≥95肥胖)。
- 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变化较快,关注趋势更重要:建议每月或每学期记录一次。
- BMI不区分肌肉与脂肪:运动员、力量训练人群可能BMI略高但体脂率不高。
- 体重过低也有健康风险:可能影响免疫、学习精力与生长发育。
测量与生活建议:
- 身高用标准测量法,脱鞋直立、取最近值;体重使用可靠电子称,轻装、同一时间更可比。
- 均衡膳食:多蔬果、充足蛋白、少含糖饮料与高油炸零食。
- 规律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中高强度活动;每天适量课间与户外活动。
- 充足睡眠与健康作息;减少久坐与屏幕时间。
- 关注心理健康与自我形象:不以体重评价孩子,鼓励健康行为与积极心态。
家长如何支持孩子:
- 与孩子一起制定可行的目标:多动一点、少糖一点、早点睡一点。
- 家庭一起做改变:共同运动、共同做健康餐,减少“单独监督”。
- 关注成长曲线:按季度记录身高体重与BMI;如异常波动,咨询儿科或营养师。
- 如需体重管理,优先选择渐进与可持续的方法;避免极端节食。
本页面仅用于健康教育与初步参考,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1–9年级参考对照表(示意)
以下为常见参考区间,存在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请以儿科/学校卫生机构提供的年龄-性别生长曲线与BMI百分位为准。
年级 | 参考年龄(岁) | 身高区间(cm) | 体重区间(kg) | BMI参考正常范围 |
---|---|---|---|---|
一年级 | 6–7 | 115–125 | 20–25 | 约 13.5–17.0 |
二年级 | 7–8 | 120–130 | 22–28 | 约 13.8–17.5 |
三年级 | 8–9 | 125–135 | 25–32 | 约 14.2–18.0 |
四年级 | 9–10 | 130–140 | 28–36 | 约 14.5–19.0 |
五年级 | 10–11 | 135–145 | 32–40 | 约 15.0–20.0 |
六年级 | 11–12 | 140–150 | 36–45 | 约 15.5–21.0 |
七年级 | 12–13 | 150–162 | 40–55 | 约 16.0–22.5 |
八年级 | 13–14 | 155–168 | 45–60 | 约 17.0–23.5 |
九年级 | 14–15 | 158–172 | 48–65 | 约 17.5–24.0 |
说明:BMI区间为常见“正常”参考带,具体阈值需按年龄与性别的百分位曲线判定;若对照后有明显偏离,建议结合本页面计算器与专业建议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