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们
站在三尺讲台
累到声嘶力竭
讲不出话也不愿离开
是她们
守着偌大校园
总是形单影只
送走一批又一批孩子
教师节
我县是一个以“文化立县”的教育大县,这里有一批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奉献给教育事业的教师,正是他们辛勤付出和无私坚守,才有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一起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他们~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孩子的老师们”
他
用一截短短的粉笔
勾画出学海的浩瀚
01
扎根山区的“老黄牛”
“老师一直在陪着你,所以不要怕……”初见董广志,黝黑的皮肤,高高瘦瘦的个子,衣着朴素,温和有礼。他正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耐心地安抚新来上学的还不熟悉环境的小朋友。
这位老教师,1984年从太湖师范学校毕业后,当时年仅20岁,毅然选择了这座位于宿松县西北边陲最大的山区乡镇——陈汉乡。他在大山深处的小学教了36年的书,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大半辈子,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如今年近花甲的董广志,仍站在讲台上,教书讲课。他把三尺讲台看作自己的阵地,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董广志还发扬“师带徒”的精神,积极帮助年轻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尽快成为教学主力。
“我以前就是董老师的学生,没想到现在很幸运,我们成了同事。”现在是陈汉乡中心小学教师的邓景玲内心无比的感慨,“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董老师就一点点教我怎么备课,怎么上课,还带我去他们班听课,教我怎么管理班级,给予我特别多的帮助。”
在很多人眼里,董老师就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也因为用心教书,以德育人,扎根山区挑重担,坚守岗位忙耕耘,在2019年荣获了“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董广志始终坚守在大山里,心心念念都是为了学生:“我现在还站在讲台上,一方面是离不开讲台,离不开这些孩子,另一方面是想用自己的言行,希望能影响更多的年轻教师,让山区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他们
用朴素的爱
营造着学生成长路上的美好
2
留守儿童的“爱心爸妈”
位于“竹海茶乡”的柳坪乡中心小学有349名学生,其中六成以上是留守儿童。这里的老师除上课教授知识外,每名教师还平均承担4名留守学生的生活起居、课后陪伴、心理辅导等额外工作。孩子们亲切地称呼这些老师为“爱心爸爸”“爱心妈妈”。
在郑雪亮老师的班级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山区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和孩子相处几天。在学校里,郑雪亮有双重身份,他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孩子们的“爱心爸爸”。
在读三年级的廖海涛就是其中一名留守儿童,郑雪亮老师是他的“爱心爸爸”。小海涛告诉我们,郑老师平时会在少年宫里教他们下象棋,做有趣的课外活动。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在班里举行生日派对,还有生日礼物。“老师对我很好啊,我喜欢在这上学,我在这生活得很开心!”
“这孩子很开朗,学习成绩一直也很好”,郑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小海涛的父母在外地上班,但他们经常帮助孩子和父母电话沟通,而且利用QQ、微信视频交流。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登山,去公园玩耍。
“作为一个‘爱心爸爸’,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留守儿童,这群孩子父母不在家,缺少了父母的关心,所以更需要老师去关心爱护。”郑雪亮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另一位“爱心爸爸”吴兴国老师也同样说道:“我们山里的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日后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能走出大山,改变命运。为此,我们不但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细心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孩子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让他们将来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们
用一腔忘我的奉献
支撑着学子的梦想
3
“深山老林”里的年轻人
北浴乡迎宾小学位于大别山余脉的皖鄂交界处,是一座极其偏远的农村小学。这里有63名学生,7名老师,其中有3位来自外县的年轻教师。
“他们分配到迎宾小学以后,勤勤恳恳务实工作,有时候我们一起谈心,他们说也想过离开这里,但一想到这里的孩子、老师,这里的乡亲们,他们愿意扎根在这里。”既是迎宾小学校长又是迎宾村当地人的胡流德无不感激地说,“我真心地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迎宾小学才迎来了可喜的局面。”
今年39岁的左涛来自蚌埠市固镇县,他在迎宾小学一呆就是十年。十年前刚来的时候,看到偏僻破旧的校园,左涛心中泛起一种“流放边疆”的悲凉。他每天干着平平常常的事,备课、上课、钻研教学、研究教法。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下,左涛并不是每天将学生“锁”在教室里学习,而是经常组织他们到室外游戏,一起互动。
闲暇时,左涛在校园里种下了400多盘各种品种的多肉,给自己找些乐趣的同时,也给校园增添了亮丽的景色。“现在叫我走的话我还不舍得走,因为对这个地方产生很深很浓厚的情感,不管是对学校、学生、同事,还是学生家长。”左涛一边侍弄着多肉一边笑着说。
也正是这一群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大山里的孩子们,用这份坚守,这份奉献,这份责任和担当,在最基层、最基础、最艰辛、最不可或缺的大山讲台上,数十年如一日,铺就了大山孩子走向梦想的通途。(融媒体记者 刘正平 田周群 编辑 汪媛)
如果你想要感谢老师
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有些话当面说不出口
不如换个方式表达
……
无论是你对老师的感谢、祝福
还是对老师印象最深的记忆
或者想对老师说的小秘密
都可以在这里吐露
……
无论你是
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孩子
还是“长大方知年少纯,回首方知师恩深”的大人
都可以在这里谢师
……
快来和小编一起
回忆那些年的恩师吧~
老师,节日快乐!
编辑:汪媛 编审:江柏佐
运营:宿松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归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