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因为我上课说话,你就拽掉我的头皮,你的50万赔偿我不敢要

2021年5月6日,苑女士一家终于等来了这份迟来的警情通报。

通报显示,在学校体罚儿子的常老师,已于5月1日被警方刑事拘留。

自3月8日苑女士报警,到5月1日常老师被拘留,已经过去了整整53天

01.“活该”的9岁孩子

3月5日,平顶山卫东区新华路小学三年级的苑同学,因为上课讲话,被教信息课的常老师揪住头发拎到讲台罚站。

这么一听,感觉事件并没有多么严重。

那我换个说法,你再感受一下。

信息技术课上,年近52岁的平顶山市十大师德标兵、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常老师,看到苑同学正在和同桌讲话,没有专心听讲。

感觉权威受到挑战的常老师冲到他们面前,揪住苑同学的头发,将他从班级最后一排一路拖拽到讲台前,命其罚站,直至下课

同时受罚的有三个男孩,另外两个男孩头发较长,拖拽过程中没有受伤。

由于苑同学是寸头,常老师第一次没有揪住,苑同学也本能地向后躲了一下。

这一躲,让常老师怒火中烧,他更大力地揪住了苑同学的头发,为了不再脱手,这次他揪得特别用力!

苑同学只有不到2厘米的头发,被硬生生地揪住,整整拖拽了六七米

谁又能知道,这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对于苑同学来讲,意味着什么。

回到家后,孩子一直喊疼,当天晚上出现了头皮肿胀的情况,肿得有鸡蛋般大小。

休息两天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感觉事态不对的苑女士急忙带孩子去了医院。

3月8日,医生诊断孩子“帽状腱膜下血肿”

当时孩子头皮和头骨整个分离了,只能通过穿刺的方式把头皮下的血抽出来,让头皮和头骨慢慢长在一起。

穿刺不能吃药,更不能打麻药,治疗过程漫长,孩子非常痛苦。

整个住院期间,孩子先后穿刺7次,出血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

因为出血量过大,期间还导致了贫血,输血400CC,情况特别严重。

3月29日,不用穿刺后,苑女士带着孩子回到家里。

直到现在,孩子也没有完全恢复,依然会头晕头疼,还在家里休养,没有办法上学。

然而,让人无语的是,这位常老师在事件发生的初期,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还认为要不是因为孩子上课说话,他也不会出手管教。

对,是因为孩子说话扰乱了课堂秩序。

所以孩子挨打,是他“活该”!

02.“无辜”的“师德”标兵

这件事情中最讽刺的,是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在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

对以常老师为代表的10名教师,授予了“平顶山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注意,是“师德”标兵。

不是学科带头人、不是骨干教师,是“师德”标兵。

正是这位“师德”标兵,在自己的课堂上,因为孩子上课说话,拽下了9岁男孩的头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从3月5日标兵发怒、拽下头皮,到3月8日孩子住院、家长报警后,再到3月25日,学校才觉得事态严重,对常老师进行了停课处理。

在这20天里,一面是苑同学在医院忍受没有麻药的穿刺之痛。

一面是“师德”标兵依旧奋战在教育一线,还陪同校领导一起迎接了上级检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人在评论区为常老师喊冤,觉得他也不是故意的。

毕竟,还是孩子课堂上讲话,老师才有了情急之下的过激行为。

虽然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但也不能过度解读。

而且,孩子坐在最后一排,那应该是学习成绩不够好,打闹说话应该也不是第一次了。

孩子母亲看到后,马上站出来澄清。

孩子会坐在最后一排,是因为班级轮换座位的机制。

苑同学的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4月26日,“师德”标兵找到苑女士。

想要以50万经济补偿的方式进行私了,并出具了一份协议书。

由于常老师是一次性支付赔偿费用,是为了让其免于受到刑事处罚,因此赔偿款应由第三方暂时保存。

等到常老师确认其不受到刑事处罚时,再完成支付。

在上述协议签订后,苑女士不得再因此事向常老师及相关人员、单位主张任何权利,包括不得在媒体上进行宣传,已宣传内容应及时撤回。

同时,苑同学今后再出现任何问题均与常老师无关。

除此之外,协议还提到,如果苑女士一方出具了刑事谅解书,但司法机关仍然追究常老师的刑事责任,那么苑女士一方需退还全部赔偿款项。

并称,如果苑女士违反上述协议,有权要求苑女士一方进行双倍赔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得不说,这份协议真是太“专业”了!

但这份专业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漠视!

我想,常老师肯定不是故意的。

但不是故意,不代表就是没有过错,更不应该以这么明哲保身的方式,将孩子和母亲,视为威胁。

将暴力体罚的受害者,推到了“假想敌”的对立面。

03.甩锅的精明校长

3月8日,苑女士带孩子办理了住院,去派出所报了警,找到了学校,希望给孩子一个说法。

学校知道事情经过以后,道歉倒是来得很快,没有一丝含糊。

但随即,校方副校长就说:“这是常老师的个人行为,是师德问题,与学校无关,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喂,拜托,难道19年常老师的“师德”标兵不是你们学校牵头申报的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苑女士不解地与副校长理论,对方更是有了“孩子磕碰和学校有关,老师打孩子是他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的虎狼之词。

难道常老师不是学校正式聘任的教职工么?

难道常老师不是在工作日、学校里、教室内,拽下了苑同学的头皮么?

难道52岁高龄的常老师,是绕过了门卫看守,溜进了学校教室,拽掉了苑同学的头皮么?

因为学校全不知情,所以才是所谓的“个人行为”么?

如果都不是,怎么就成了“个人行为”呢?

难道真的是:以前帮学校争荣誉的时候,叫人家师德标兵常先进,现在体罚孩子出了事,叫人家个人行为常老师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来,常老师协议中的凉薄,和学校甩锅时的无情,倒是显得师出同门。

然而,《民法典》中早有规定: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

常老师上课期间的体罚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其相应的后果应由学校承担责任。

显然,这位副校长,并不认同《民法典》的说法。

终于,随着事态发展愈发严重。

副校长又改变了口径,说:“校方有没有责任,看上级部门和法律裁定,我们是公立学校,不会逃避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什么时候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成为了作恶者的避风港、自留地了?

动不动就上级咋说我咋办,法院咋判咋执行。

难道,主动承担个责任就这么难么?

这么精明的学校,在这次事件过后,会有多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成为第二个、第三个苑同学。

而不管又拽掉多少块头皮,学校都能以师德问题、个人行为再次推卸责任。

殊不知,你们今天推卸的责任,都会从公众对你们失去的信任上,百倍、千倍地找补回来!

这事,办得真的“精明”么?

04.体罚,何时能休

师德标兵常老师是个例么?推卸责任的副校长又是少数么?

我们随便去搜索一下体罚二字,映入眼帘的一件件事情,让人触目惊心。

幼师用椅子把3岁幼儿压在地上体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打头、掌嘴、踢膝盖……幼儿园多名孩子被体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安徽私立学校老师暴力体罚20余名学生,少一分,打十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老师体罚学生,导致孩子口吐鲜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教师对全班32名学生施暴,掐肉不够,还打耳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事件太多,根本列举不过来

现在连亲生父母打骂责罚都不倡导了,怎么到了学校,反而可以任由打骂。

体罚,怎么就成为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标准动作?

有人会说,这些只是少数事件,是网络媒体传播放大后带给了大家比较普遍的错觉。

家暴是少数,车祸是少数,犯罪也是少数。

那我们能因为它们是少数,就不去制止、不去解决了么?

任由它从少数慢慢变成多数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为什么错的永远是老师?

5月4日事件曝光后,很多匿名的教师从业者也在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错的永远是老师?

难道不打不骂不管教,就是对孩子和家长负责了么?

以后我们该怎么管理孩子,孩子有阴影,老师也有阴影了!

……

这该是一个人民教师该问出的问题么?

什么是体罚,体罚是愤怒地发泄,愤怒是无能者的武器。

因为你在心理放弃了其他能为孩子做得事情,才会选择体罚这个最无效、最无能的方式。

体罚的背后,是你并没有做好一个教师应做的全部!

有一本书叫《准备》,作者黛安娜·塔文纳,是美国萨米特学校的创始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推荐这本书的,是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新英才学校的校长。

这本书最核心的要义,也是萨米特学校的办学理念:竭尽所能,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这个对于她们学校,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在她手里,挽救了无数个因为个人、家庭、社会环境放弃上学的孩子,让他们回到校园、考取文凭,收获了美满的人生。

她始终在学校倡导“第101下敲击”的理念,怎么理解这“第101下敲击”?

石匠敲击一块石头,是一个非线性的事情,可能前一百下都没有敲破,但是到了第101下,力道还是一样的,石头却被敲破了。

这,就是打破了阈值的“第101下敲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孩子家长,都会在一些情况下忍不住放弃一个孩子:他就这样了,没办法了,搞不定了。

这都是因为他们始终在那前100下,没有努力到第101下,努力到让孩子发生改变!

06.希望,体罚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事件到了今天,该拘留的已经拘留,该诉讼的也开始诉讼。

就算最终学校承担了责任,老师付出了代价。

暴力体罚带给苑同学的创伤,却是无法弥补的。

这根扎在心里的钢钉,就算拔掉了,留下的也是一道深深的伤疤。

我在这里说了这么多,好像做了些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

我想,大家至少都和我一样,希望苑同学能早日康复,回归校园,用新的美好经历,冲刷掉这段伤害。

也希望老师也好、学校也罢,能够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让作恶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更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能秉承着竭尽所能、坚持第101下敲击的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再有那么多的体罚。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