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性格的孩子,看似“乖巧”,但将来很难有所作为,父母别忽视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成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压力,来自:父母、家庭、子女、伴侣、工作、同事、金钱……有的人能够很好地应对,并化为动力。

有的人感觉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讨厌各种关系,还不得不面对,想要缓解这种情绪,首先从儿童时期说起,这才是一切的根源。

人人称赞的“乖孩子”,有谁看到他内心的痛苦?‍

前几天和老家父母通电话时,妈妈提到前楼小时候的一个同学大伟跳楼自杀了。妈妈在电话那头念叨着,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可好了,又听话又懂事,怎么就想不开呢?

忍不住思绪万千,其实这一切早有预料,只不过是现在真的发生了。大伟的妈妈非常强势,在家里一手遮天,大伟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存在感非常弱,用大伟妈妈的话说,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大伟从小被妈妈严厉管教,从吃饭到学习到同学交往到外出,都在他妈妈的掌控下,大伟的性格也非常好,对人非常和善,和他在一起玩时,会主动的退让玩具;上学时也积极帮着老师承担班务;朋友间有事找他帮忙也义不容辞……

事情的起因是,大伟工作后自己交往了一个女朋友,他妈不同意逼着分手,大伟也听话地选择了分手,然后开始相亲,但就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母子俩因为处对象的问题发生过数次争吵,夏天时经常听见他妈大声骂他,有的话让人听不下去。

邻居们就过去劝慰大伟妈妈,缘分还没到呢,兜兜转转一圈,大伟又和以前分手的女朋友再续前缘,想拿户口本直接领结婚证的时候,被大伟妈妈发现,爆发了冲突,大伟一气之下从楼上跳下来。

这种性格被称为“讨好型人格”,家长要警惕孩子养成类似性格

“讨好型的人格”大多在自己的内心中会有一个“预设”:不能拒绝别人,不能发生冲突,不能让他人不喜欢,尽量表现的好一些,有以下特征:

l缺乏自信,很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l经常处于迷茫中,缺乏目标犹豫不决;

l希望有存在感,可经常被忽视,心里很难过;

l处于矛盾状态,既希望和人友好相处,又拒绝太过亲近;

l不会拒绝别人,有求必应,感到愤怒,又不会改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网友对此也感同身受:

@笑着活下去:自己从小到大都是这幅鸟样,有时候经常会无缘无故感觉莫名压抑,很是痛苦,而且这种性格别人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认为你低人一等。

@妄为:我也是一样的,有时候觉得活的很累,但是想改变却又无力。

@高晶:我是这样的人,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几时觉得被人奴役也无力改变,成为别人的出气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孩:我对别人比对自己好,饿自己也不会饿到别人,还会骗别人说自己吃过了,哈哈哈,反正自己的好东西都给别人用。

@豆豆:是,这种情绪像泥潭 像沼泽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养成的 我真的很窒息 快要被自己折磨死。

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如何让孩子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就曾经指出,“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在小时候,还是现在成为父母,有句话一直缭绕在脑海中,甚至有时候也会破口而出:要听话,不然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意识到如果想要得到妈妈的爱,必须要乖、要听话。长大后,她想要得到其他的爱和认可,也不是出于自身的成就、举止,内在的魅力,而是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迎合对方,来得到爱和认可。

▼父母的情绪和关系是孩子性格的“催化剂”

在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是否给与正确引导?

试想一对性格暴躁,经常吵架的父母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性格出众的孩子。在育儿的过程中,也是父母治愈自己童年受到伤害的机会,让曾经受到的伤害到此为止,不能继续延续下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小时候的感受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在儿童时期,感受到自己是好的、被人喜爱和珍视,那这种感觉也会伴随孩子的成长。

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会变成一副爱自己和爱他人的盔甲,通过滋养让孩子有安全感,认真地正视自己内心的声音,今后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爱和尊重,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支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孩子健康性格的保障

有的父母抱有,孩子大了就懂事了,顺其自然的态度。殊不知,每一件小事都会涉及到观点和态度,这样累积下孩子的三观才逐渐建立起来。

在孩子成长中经常遇到,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你不把玩具或者吃的给我,我就不和你做朋友了。那么孩子是选择给予还是拒绝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不是一个简单社交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价值观

家长可以先和孩子厘清关于朋友的定义:朋友是我们在一起,会很开心很舒服;是会互相尊重,不会强迫让你做不喜欢的事情。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太理解,但随着父母和孩子之间谈论朋友、亲密关系等话题,孩子就能慢慢的了解:交往的界限在哪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父母本身是“讨好型人格”,那么也很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教育孩子讨好他人的方式方法,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