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教师节,所有的群里都在刷“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甚至连家长们都刷了一波“无证上岗”的教师的梗,寓意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每年的教师节都会感觉特别尴尬。
第一个尴尬是给老师送什么。
去年的教师节,我家孩子给老师送的是最普通的卡片,今年想着得换个花样了,不然既没创意又没诚意。
可是送贵的礼物怕老师不能收,送便宜的又怕老师随手就搁置了,失去了送礼物的意义。
孩子班上有自己的家委会,本来这种事应该是家委会牵头,大家AA一些真正能让老师用得上的东西,花啊卡啊实在有些浪费。但是我们家委会静悄悄的,我一个平头学生的平头家长,好像提也不合适。
不过对于家委会的家长们,我也能理解,因为他们的确也不好出这个头,因为不是所有家长的意见都能统一,如果他们出了头,可能反而会惹来怨言。
所以思来想去,今年娃还是给老师送了一张自己写的卡片,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个尴尬是老师的界限特别模糊。
原本一个人在求学的生涯中,所遇到的教师虽多,但印象深刻的都可以数得过来。可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现在老师的概念就变得宽泛了,不是只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才有资格在每年的9月10日过节,任何只要教给孩子知识或技能的人都能称之为老师,都应该不遗余漏地对其表达节日祝福。
所以每年一到教师节这一天,从孩子早教的群开始,到幼儿园的几个群,再到各个培训班,最后到我所知道的朋友圈那些做老师的朋友们,每一位都要祝福到才能心安。
我能保证那些祝福都是真心的,却不能保证每一个应该被祝福的人都能被祝福到。当然老师过节,他们的心情并不会因为多一个或少一个我的祝福而发生改变,只是如果有遗漏和错失,是我自己会感觉有些尴尬。
既然这么纠结,这么尴尬,那可不可以就自动忽视这个节日呢?
也不行。
尴尬归尴尬,节还是要过的,只是我觉得这不应该成为家长的负担和尴尬,而应该要落实给孩子来完成,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
另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特地拿出这一天,是在用一种特别的仪式,提醒小朋友去感恩,去珍惜。这看似是给予老师无尚的荣耀,但其实也是在帮孩子过节,帮孩子回忆老师的辛劳和付出,让孩子知道那些习以为常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的老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也配享有姓名。
至于家长,家长有家长自己的老师要祝贺,即便是真心想要感谢孩子的每一位老师,那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共同管好自己的小孩,才应该是给所有老师的最好礼物吧!
作者介绍:陈妍,电影爱好者,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