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半年时间,考察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编程课,说说感受

老朋友们可能都知道,玲珑家今年一直在试编程课。大半年时间,我们陆续考察了市面上主流的编程课,心得(主要是糟心的心得)不少,今天现身说法一下吧。

要不要学编程?

最最开始,是我们偶然看到乐高课上有机器人编程课,用电脑控制机器人挺有意思的。那个时候,我觉得编程就是个高级别的“游戏”。

去年我们去芬兰插班上小学时,发现芬兰教育特别重视编程思维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上机操作,芬兰老师把编程逻辑融入到日常课程(比如英语课)甚至游戏里,让大家对指令、代码等编程逻辑有潜移默化的认识。

芬兰小学的编程+英文课。

回国后,我就关注起编程来。

这几年国内的编程课做得可谓是风生水起,大家都一致认为:编程是未来孩子们必备的能力,学编程对思维方式有很多好处,对学习课内知识有帮助。换句话说,大家都是着眼于未来。

我原本也觉得学编程是未雨绸缪的事。但是最近在我家发生的两件事,真是刺激到我了。

第一件事,是在我家装修时遇到的:

我们家这次装修计划引入智能家居系统。要想实现家居智能化,就要根据家里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设置各种指令。比如:在温度高于多少或者低于多少度是自动开启空调、在光线亮度到达什么区间时,开关窗帘和灯光。

这些是单一指令,更复杂些,就是满足一个或几个条件时,哪几台设备需要作出什么响应。唉呀妈呀,道理虽然简单,但是设计起来,我和玲珑爸的脑袋都大了!

其实设计智能家居设备的过程,就是用的编程逻辑。

第二件事,是来自手机:

有天我偶然在B站看到苏星河玩siri的视频,我当时就傻了!这个视频是讲如何用苹果手机自带的APP“快捷指令”来实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功能。我跟着那个视频打开快捷指令看了一眼,天哪,这不就是一个编程软件嘛!!

如果会编程,可以把手机变成伶俐的贴身管家。像我这种完全不会,也不知道快捷指令到底是啥的,这部大几千的手机就像个智障,优势完全没发挥出来。(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手机里的”快捷指令“APP,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压根就没打开过?)

这只是2020年的状态,科技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也许不出5年时间,编程就会被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的,学编程不是为未来做打算,而是就在眼前的,不学不行的事。大人小孩都算在内,不熟悉编程逻辑,真的有点要和时代说再见的意思了。

怎么学编程?

现在咱们国内的编程课真的不少,我们这半年时间试听了几乎所有线上的编程课。(因为疫情和时间位置所限,我们没考虑学线下的编程课)但是坦诚讲,我没有找到满意的课程,甚至有些担忧。

编程的本质,是计算机语言,是一套思维和规则。我认为,这是编程的“道”。在芬兰学习时,老师把这种规则意识用到日常教学和游戏中,即使没有计算机屏幕的出现,孩子们也能把编程的理念理解并运用出来。

但是在国内的不少编程课,往往强调的是“术”:学了编程,孩子可以轻松制作出多少种游戏,能有什么成果展示,能获得什么奖励,能对文化课有什么帮助,能提分….

我试听了很多节编程课,几乎没有一套课系统的告诉孩子,编程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编程。

在课程内容上,基本大多数编程课都是按部就班的教孩子用各种指令,“开发”已经设定好的游戏。老师特别热衷于让孩子照猫画虎做出看上去非常成熟炫酷的小游戏,然后引导孩子在课后跟家长说:把我的作品转发到朋友圈,截图给老师就可以得到礼物。

我认为,手把手教给孩子写既定的游戏,也许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变成法则,但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这和编程本身需要的创造和思考并不一致。并且,转发得礼物的事儿,私下跟家长说说就得了,何必让孩子转达呢?

虽然有诸多不满,暑假里禁不住玲珑的央求,我还是给她报了一门编程课,每周一节的频率,半年的课包花费2900多。

玲珑上得挺开心,每节课都会做个特别棒的游戏,但我陪着上了两节感觉真是无语。老师课上竟然还有抢红包环节?! 虽然不是发钱吧,但这是什么套路啊?上课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社会”了?

不得不说,虽然编程是很重要、很必要,甚至很迫切的需要学,但有些机构抓住这波红利,绕过教育的本质,把它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变成赚钱、扩张的噱头,就太不地道了。

因为担忧和疑惑,我还在骑驴找马,持续观望各种形式的编程教育。前阵子有朋友跟我说,她的好朋友在做一个编程品牌,叫做奥比编程。他们没有大规模推广,但思路有些不同:

以往我们试听的编程课都是按课包收费的,每节课固定时间上,上完一个阶段的课包就另付费买更高阶段的;但这个奥比是按年付费的,一年时间内500多节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节奏,自由安排时间学。

这个让我眼前一亮,那是不是说,大人小孩都可以学?小朋友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学,但家长的理解能力肯定快很多呀!从0基础到掌握个大概应该用不了多久。

相比我们之前上过的编程课,每节课50分钟,老师讲解和练习操作时间都是固定时长。孩子们要盯着屏幕近一个小时,太毁眼了!但是奥比每节课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听完课就是自由练习时间,可以先跟着老师的要求来,然后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节奏自由创作。这样更加灵活,且对眼睛友好很多。

开通课程后,随时随地都可以上课,不需要按照固定时间,不用约课,也就没有请假的困扰。这样就让编程从“课”变成了生活学习中的“小甜点”,因为编程本身就很好玩嘛,所以完全可以作为写完作业的奖励。(哈哈哈哈~老母亲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便宜!我看到价格后都郁闷了。奥比的年卡现在是699元/年,500节课一次性解锁。因为刚刚开始推广,据说还有会买一年送一年的活动… 想起来我半年课就花了近3千块钱,真是疯掉的节奏!!!

但是,光是便宜和方便不足以打动人,主要还是看理念和课程设置怎么样,我让朋友帮我开了一个体验包,准备试试看。

第一课,先系统的介绍编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后由浅入深,通过小场景的操作来讲解scratch的各种指令和用法,平台界面是英文。玲珑说,她顺带也学英文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陪玲珑玩了一个,没有人发红包,也没有计时催促,没有生硬的抖包袱。课程讲的明明白白,听完课就可以自己练习操作,还有自测环节。一节课下来的感觉是,相当清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把课程列表往后滑,发现后面的课程,是按照年级来划分,编程和数学知识相对应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玲珑这周每天做完作业以后就会自己开一节课作为给自己的小奖励。我大致看了下,每节课都是以知识点作为主线,场景故事或者游戏用来穿针引线,并没有喧宾夺主。

在创作平台上,玲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自己玩儿。开始我还没在意,但是就在刚才,我从装修工地回来,发现玲珑竟然在创造平台上建自己的乐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主唱、吉他、贝斯,键盘,还有架子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奥比的创作界面是英文的,玲珑特高兴的告诉我,太逗了!音箱英文叫speaker,键盘叫keyboard。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玲珑特别喜欢五条人,就给她的乐队也叫五条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这个”作品“一点也不成熟不炫酷,甚至非常粗糙。但我还是有点感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学知识的本质,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来运用表达,这是我理想中的学习方式了。

所以我也想推荐大家试一试,我问了下奥比编程的朋友,他们现在有个推广活动,是9.9元的7节课体验,会有老师详细指导。

但是呢,我这两天一直在给他们洗脑。既然是年卡,可以把一整套课程都解锁,为什么不让大家体验一下畅学的感受呢?哈哈哈哈,最后他们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给咱们的读者7天无限体验的活动,并且是免费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领这个7天免费的无限体验,需要大家添加奥比编程的客服微信报暗号【玲珑】来领取。

也就是说,从0基础启蒙,到适合12岁的高阶课程全部都包含在内。如果你家有两个娃的话,也可以同时玩起来。即便没做好准备带孩子系统学,这一周时间咱们家长也满可以了解一些编程基础知识了。(我就准备学一学先把手机捣鼓下~)

关于国内编程教育的对比和研究,我还会持续进行,期待还有新发现。你家的娃在学编程吗?你对编程这件事有什么感触?欢迎留言或私信与我交流。

最后我想说,未来已来,希望国内的教育界人士们,能多给孩子们提供点实在的、有养分的教育干货。别割韭菜,别忽悠下一代~

标签: 编程 小游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