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贫血,你可能都没意识到

现代家庭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家长都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一般家长都觉得孩子营养过剩,从而忽略孩子是否贫血这个问题。

其实,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小儿贫血一般是指血液中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症状可由贫血本身引起,也可由造成贫血的发病原所引起。

在我国7岁以下小儿贫血发生率为40%,在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贫血是由于组织与器官缺氧而产生一系列影响。

贫血的危害

贫血对儿童健康的危害与贫血的病因、轻重程度、发生缓急等因素有关。

急性贫血如急性溶血或失血时,可引起严重症状甚至休克;

长期慢性贫血,患儿常有疲倦、毛发干枯、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迟缓等症状。

长期贫血,各系统代偿功能失调,可出现心脏扩大,贫血性心脏衰竭;

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减慢、消化酶分泌减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或便秘、舌乳头萎缩;

神经系统受影响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长儿可有头痛、头晕、耳鸣等,严重者影响儿童学习,智力减退。因此,应积极防治小儿贫血。

预防小儿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或铁丢失过多造成机体内贮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一种贫血,小儿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以6个月~2岁为高发年龄。这个病情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降低及铁剂治疗有效等特点。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缺铁性贫血不易被漏诊。然而当常规检验,尤其是外周血涂片所见为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时,又常易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就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而忽略对病因作进一步分析,以致将某些非缺铁性贫血误诊为缺铁性贫血。乃至在铁剂治疗后贫血未能矫正,甚至造成铁超载从而危害健康。对半岁以内婴儿尤应注意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一般起病缓慢,但在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幼儿时期,病情发展迅速,机体内贮存铁耗竭时血红蛋白下降,随随之体内含铁酶活性下降,细胞代谢受影响可引起厌食、生长停滞、体重下降,甚至记忆力减退、智商降低等表现。因此缺铁性贫血是威胁儿童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必须积极预防。

针对病因提出以下预防方案:

初生时体内铁储备不足,生长速度快。因此孕期及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铁质的补充,婴儿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及时补充铁质(早产儿双胎儿生后2个月开始、新生儿不迟于4个月开始补充)。

饮食安排:早产儿生后2个月、足月儿生后4个月应添加维生素C、绿叶蔬菜的菜汤或果汁, 5~6个月后添加含蛋黄、鱼泥、肝肝泥、肉末等的泥糊状食物;小儿要养成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均衡饮食,酌情选用铁强化食品。每日摄入的铁质包括食物中所含的铁,每公斤以 1mg 为宜,每日总量不超过15mg。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