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高能预警!初二数学的“两极分化”

新学期开始已一个月有余,初二数学也正式进入了几何图形的学习阶段,难度较初一有明显提升。部分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可能会出现“吃力”的现象,成绩有大幅度的下降;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开始展露出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上如鱼得水,成绩遥遥领先。两极分化现象已逐渐形成。

近期也收到了不少家长的咨询,主要反映的问题有这些:

初一时数学成绩还可以,为什么进入初二,成绩马上就开始下滑?

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做题时常常卡,慢慢的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原因在哪里?

作业基本上都是对的,为什么测试的时候相同的题目却做不出来?

解题效率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如何提高解题速度?

如何,您的孩子是否也存在以上情况呢?现在的您是否也正急得焦头烂额,无从下手呢?不急,沈老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各位家长进行逐一解答,并给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1

及时查漏补缺

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数学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初二数学的难点最多,初三数学的考点最多。

很多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上课没听懂的知识点、没有熟练掌握的解题思想方法等),以为只要熬过这一节或这一章这些问题就不会再次出现。可是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彼此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有时正因为你在某一个小点上有漏洞而导致整道题目解不出或者解错!

这些小问题在进入初二后,当学科的难度加深、综合性增强时问题就凸现出来,成绩开始下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此时你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已经“漏洞百出”了!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呢?给各位家长和同学建议是:

建议

上课时遇到任何有不懂的地方在书或笔记本上做好相应的标记(比如 ),下课马上,必须马上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就地解决这个问题!

建议

做题时,遇到之前不懂的知识点要立刻,必须立刻查找相应的教材或笔记,从新学习理解一遍!(也许初一时你不懂,现在你已经能学懂了)就算还是学不懂照样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有些同学会觉得一直问老师,老师会不耐烦,恰恰相反,老师最喜欢的就是经常来问问题的学生(可惜这样的学生现在很稀少了)。

2

对知识点和公式要能融会贯通

存在问题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初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和公式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大概是这样子的”、“好像是这种结构”;或者有些同学对数学知识点和公式一味地死记硬背,缺乏解题实战经验的积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能用上这个知识点或公式;也有些同学单一知识点的题目会做,但一遇到综合性的题目(联合考查多个知识点)就无从下手。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呢?给各位家长和同学建议是:

建议

数学知识点或数学公式需要理解性地记忆抓住关键词,能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出来。

例如,现阶段初二数学的教学进度基本上都在《特殊三角形》这一章(浙教版教材),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这个性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但是问他是哪三线合一,能讲清楚的就少多了!而对这个性质进行理解性地记忆关键就是搞清楚哪三线合一,至于先要说哪一线再说哪一线倒是不必苛求。

建议

初中数学知识点的编排是遵循“阶梯递进、螺旋上升”的:后面所学的知识点需要前面的知识点作支撑;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能把这些联系理清楚你就不会再怕做综合题了!

送上独门秘笈:画知识结构框图(和思维导图类似),一图在手,囊括所有知识点。画图的过程即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梳理,又能进一步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附上等腰三角形这一块内容的知识结构框图:

各位同学可以慢慢尝试练习画这种知识结构框图,建议在一个知识模块结束、一章结束之后画,有助于你对各个知识点的全局掌控,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3

收集自己的错题和不会的题目

存在问题分析

进入初二以后,有一部分孩子天天做数学题,家长也买了很多课外的教辅资料让孩子做,可这些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提升,有些反而在下降。主要原因是:他(她)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已经会做的题目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长此以往,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做错的题目还是继续错!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呢?给各位家长和同学建议是:

建议

学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的题不会做。有针对性地找这些题目去打攻坚战,逐一解决不会的这些类型。

现在也有一些题库类网站,可以提供针对各个知识点、各个类型的题目。比如菁优网等,在这些题库类网站中按照教材、章节、知识点就能搜到针对性的练习题。各位家长可以针对您孩子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搜题组卷,做如此一套针对性的试题效果远胜于一味盲目的刷题。

建议

组建自己的错题本,这几乎是学好各门功课的经典方法。每一次作业讲评之后、每一份试题讲评之后将自己的错题集中整理到错题本中去,包含的项目主要有“原题”、“错误原因分析”、“解题方法汇总”、“同类题型反思”等。

整理错题的过程不仅是对原有错误的深刻剖析,对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有效防止类似的错误重犯。

4

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存在问题分析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作业题也都会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每次考试总会遇见有些孩子非常紧张,不停地上厕所。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怎么办?或者考好了但是老师阅卷阅错了怎么办?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出现这些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

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

解题速度慢,总是不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

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应对呢?给各位家长和同学建议是:

建议

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磨砺。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家长也可在考前和老师联系,一起配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建议

有些孩子在考试中往往因为个别题目做不出而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整张试卷的解题速度。要知道考试和平时做作业还是有些不同的,平时做作业时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一直去想;可考试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要有全局观:先把试卷整体做一遍,遇到一时“卡住”的题先放一放,等到整体做一遍之后再逐一去攻克它。没有了“后面还有好多题没做”的心理负担之后,解题时会变得更专注,当然也更容易做出来!

而如果是每一题都做得很慢的话,则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限时解题训练。比如规定在30分钟内完成这一面作业,家长可以帮忙计时并适时提醒时间。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解题速度会有一定的提升。

“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望各位家长及时关注您孩子的数学成绩,出现问题及时寻找对策,帮您的孩子顺利渡过初二这个坎!

您的孩子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在我们平台留言,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答疑解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