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生数学有多差?去趟超市,看看那“匪夷所思”的促销就懂了

文|睿评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不知道大伙有没有这么个感觉。

每年一到网上的各类购物节时,除了买买买,剩下的几乎都是对自己数学能力的考验。

好不容易选完了要买的东西,结果“左手领券,右手满减”。

费了半天劲给算明白了之后,结果发现还有个“不得不买”的“换购”。

以前总听人说,中国人的数学能力冠绝全球。

一开始我还没当回事,感觉只是种夸张的说法。

但是在看了一圈那些网上的购物攻略,和商家的烧脑促销后,我服了。

大写、加粗、繁体字的“服”。

因为我感觉这都不能叫购物节,得叫基于数学能力的博弈。

不过话说回来了。

你哪怕就算是算不了那么精明,也顶多是多花点钱而已。

比起平时的话,还是要便宜不少。

终归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但是在英国,那些超市的促销活动,却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数学水平告诉你:买得了。

英国超市的“促销”

在英国,超市规模无论大小,都比国内更热衷于搞各类促销活动。

而自诩精明的市民们,也都对那些促销商品趋之若鹜。

毕竟促销就意味着便宜,省去了自己算不明白账的尴尬。

但是他们显然没想过,超市工作人员的数学水平同样是拙劣不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些促销,就像是“迷惑行为大赏”一般,承包了国内网友的笑点。

比如说这种。

原价8英镑,现价7.5英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重要的是,这样你会省下1英镑哦。

还有这样的,原价1个1英镑,满两件可“尊享”总价2英镑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这还算是好的,因为你起码不赔钱。

那些越打折越贵的促销,也比比皆是。

原价1.55英镑,促销期间直降0.2英镑,所以现价是1.75英镑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英镑一瓶,两瓶6英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价3.59英镑,打完折“低至”3.99英镑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合着数学能力差,都不止是算不明白账的问题了。

这些人,好像连比大小都有点费劲。

我感觉这都不能叫促销区了,得叫“人傻钱多速来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匪夷所思的数学能力

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可能感觉这怕是谁给做出来的梗。

但是这种“基本操作”,对于英国,包括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普通学生来说,简直是要了亲命了。

这样的魔幻操作,还不止存在于超市的促销活动中。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奖牌榜,就被“算”成了这副德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两年后,苏格兰公投时的唱票结果,又被CNN“玩”成了这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英国本地媒体统计(咱也不知道他这算得准不准),因为数学能力差,每年给英国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00亿英镑,占GDP总量的1.3%。

因为他们总是算错账,而且记账效率奇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英国教育大臣摩根在电视访谈上大谈数学的重要性。

并且表示,要下大功夫改变这种现状。

然而主持人随口问了一句“11乘以12”等于多少后,立刻顾左右而言他,坚持“不回答任何数学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臣没完成的任务,就得时任首相卡梅伦亲自出马了。

在一场演讲中,他要求所有小学毕业的儿童,都必须掌握12以内的乘法表。

然而演讲刚一结束,被记者问及“8乘以9”等于多少时,大哥直接就懵那儿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学数学,还是得靠中国

自从互联网普及了之后,西方教育所谓的“先进”和“科学”,就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认知。

当然了,现在大伙也都知道那只是别有用心的人,以偏概全的一家之言罢了。

但是这在国内,却实实在在地掀起了一波“留学潮”。

而留学生群体,也从高等教育留学生,逐渐扩展到了“小留学生”这个群体。

然而尴尬的是,与此同时,英国与中国签订了高达5.5亿英镑的“中英教育协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在2020年到期之前,时任首相特蕾莎·梅就要求续签协议。

我查了查这个协议的内容。

除了要求延长两国数学老师的交换交流计划之外,还提出希望中国的数学老师,能对英国的数学老师进行教学能力的系统辅导。

而且,希望能够允许英国的在职教师,来华交流学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且,光引进中国教师还不够,教材也得按中国的来。

从2017年9月开始,有8000所英国学校的学生们,就开始用中国的教材了。

当然了,引进教材也不能全文照搬,本土化还是需要的。

所以英国的教材编辑,默默地把中国教材里的“元”,改成了“英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在公知的嘴里,国内教育一无是处。

但是令他们心驰神往的西方教育,反而却越来越频繁地来找中国取经。

在他们的眼里,国内的教材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而在英国最权威的出版社中,却称这些来自中国的教材“简直是艺术”、“领先于全世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年对于国内教育的诋毁和抹黑,也从没消停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在搜索框里输入“中国教育”四个字,跳出来的那些热门“相关搜索”,都是这样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当然承认,我们的教育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但是每一代人的教育,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和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

我们总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不照搬西方教育,根据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最终的结果,不也都体现在了这些年祖国的繁荣富强上了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或许在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引进中国的教材和教师。

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也会从教育大国,成为教育强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