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儿童都在玩啥?

古代的小孩儿,没有玩具房,游乐场,动画片,电子游戏,兴趣班……但他们的童年却那么快乐,因为有那些伴随他们成长的中国传统游戏。过家家、捉迷藏、跳大绳……这些寓教于乐的传统游戏,中国娃从古代玩到21世纪,这种无敌的生命力到底从何而来?

自己动手乐趣多

相比固定成型的现代玩具,传统玩具多需儿童自己从生活中取材,DIY及动手操作,具有更多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说白了就是更加耐玩。

图丨北宋 苏汉臣《秋庭婴戏图》

看看图中这个姐弟二人玩得入神的玩具——枣磨,就知道什么叫创造力了。所谓枣磨,就是用三枚鲜枣,将一枣横切去半,露出枣核,再用三只竹签将其鼎足而立。然后用一根的细长竹篾,两端各安红枣一枚,置于枣核上,找到平衡点,轻轻一拨,看竹篾旋转起来,颇具成就感。

另外一桌上摆满了枣磨的工具

脑补的游戏

木偶,在宋代叫做悬丝傀儡。虽然观看距离太近,悬丝都穿帮了,但是娃们视若无睹,眼里只有这个会腾云驾雾的小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丨南宋 李蒿《骷髅幻戏图》

宋代悬丝傀儡戏非常发达,甚至题材都超乎我们的想象,竟然构思出这样的骷髅木偶戏,对幼儿放映。看小骷髅那密布全身关节的悬丝,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细节都能动呢?难怪吓坏了母亲,却吸引婴儿扑上来。大骷髅,是宋代画家的“魔幻现实主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扮演游戏,也就是过家家和木偶戏这类,儿童需要自己设计角色,准备道具,构思情节,令儿童“脑洞大开”,激发想象力。

运动,从娃娃抓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丨南宋 《蕉荫击球图》

说起古代娃们的户外运动游戏,那就更令今天的娃们艳羡了。图中几位萌娃,你猜他们在干啥?没错,孩子们在玩的正是捶丸的儿童版——角球(球用动物角骨制成,故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丨宋 佚名《小庭婴戏图》

锤丸游戏在宋代非常流行,角球自然也在儿童间盛行。这不,这场角球比赛出现了混乱局面,两伙儿娃丢下球和拍,开始激烈地争抢角球的计分工具“筹”。怕不是小选手对裁判计分有争议。

计分给简单的运动平添竞争的乐趣。在游戏中培养了幼儿早期的数感。

培养团队精神

电子游戏与城市化,让今天的孩子与大自然越来越远。而传统游戏,则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活生生变现。这几个孩子合作堆起的大佛雪人,说不定比成年人堆得都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丨清 焦秉贞《百子团圆图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丨元代 佚名《元人戏婴图》

而这边是一位元代蒙古的小骑士和他的豪华坐驾,肩上架的笼中鸟,也许是他的小战利品——北方游牧民族经常把骑羊作为儿童骑马前的训练,带上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围猎一些松鼠小鸟之类的猎物,是游牧民族孩子的快乐童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论玩啥,其实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童心难以捉摸,有时候一个小物件就能成为孩子整个童年的珍贵回忆。那么,趁孩子还没长大,何不给他一个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观观雅集

标签: 儿童 玩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