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播出4年后,小小春Jasper变成了这样

上天给予人类爱的能力并没有限制,除非你要局限自己。

昨天,小小春又上热搜了。

是应采儿、陈小春夫妇二胎出生前录制的《新生日记》中的一个片段。

由于杨千嬅夫妇到访,应采儿和陈小春很专注地陪客人聊天。

Jasper在一旁显得有些无聊,自己在家里转悠。转了一圈,跑回爸爸妈妈身边,并且一本正经地对陈小春说:你可以帮我抠脚吗?

趁着陈小春疑惑之时,顺势半依到妈妈身上,把脚放到爸爸腿上,怡然自得地再次表示:你可以帮我抠脚吗?

网友们笑翻了。

敢在山鸡哥面前如此放肆,胆儿很肥啊。

笑归笑。

我还是被应采儿夫妇俩的育儿方式圈粉了。

讲真,如果你和爱人正投入地和其他亲朋谈话,你家娃嬉皮笑脸凑上来打断你们的谈话,甚至说出一句“惊人言论”,你会如何反应?至少也要给你家娃赠送一个“白眼”对不对?

可是,面对儿砸在客人面前的好笑行为,陈小春却并没有甩脸子,只是温和示意小小春“抠脚”这个事此时是不妥的:

陈小春用“嘘”示意小小春别闹

坐一旁的应采儿也没有批评儿子“没礼貌”,而是从行为层面干脆地制止了小小春,放下他翘得老高的脚丫子,并且幽默地化解滑稽场面:我们可是很有气质的一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于是,一次“抠脚”事件,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被化解了。

看到这里,我算明白了,为什么在得知家庭要增添新成员的时候,最开心的人是Jasper——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尽管弟弟刚出生那会儿,Jasper有过短暂忧虑,但陈小春夫妇很敏锐。

发现Jasper在弟弟出生后变得有些话少,会专门跟他聊天,谈论“嫉妒”这件事,没有评判,只是接纳孩子有情绪这件事,并跟孩子谈论情绪本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做妈妈的精力有限,没法顾及小小春;陈小春则充分肩负起做爸爸的担子,承诺Jasper :“晚上回去陪你骑脚踏车”,当时6 岁的 Jasper 很快就情绪好转了。

常有家长问,生完老二,家里老大就开始变得特别不听话、闹腾,怎么回事?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大宝、二宝和谐共处?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其实都是:有了弟弟妹妹,你作为老大就该要懂事了;你是大孩子了,为什么不能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呢?

或许你没意识到。

但的确在老二出生后,很多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就对老大生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期待。

甚至这些要求和期待还非常严厉。

可是。为什么榜样就一定不能犯错、一定要听话、一定样样都要最棒呢?

如果父母要求过高或过于严厉,显然会给老大传递一个讯息:

弟弟妹妹一来,爸爸妈妈好像就不爱我了,他们给我的包容就变少了;我必须要立刻马上长大、成熟才行,压力好大!

这个时候,就好像我们把孩子手里原本的100颗糖撤走50颗,并且面对孩子的不适应跟忧虑还苛责地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大方地跟弟弟妹妹分享你手里的那50颗糖?

这样的要求,是真的过于蛮横了。

从这个角度说,陈小春一家面对二胎的处理方式,堪称典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惜,身边像陈小春应采儿这样,有了老二还能体贴老大难处的父母,并不多。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网友的吐槽:

2019年底的疫情,导致这位网友没回老家过年。于是,这个女孩就给妈妈线上转了些钱,算做给家中老人小孩的压岁钱。

妈妈数了数钱,不够,质疑:妹妹的那份压岁钱呢?

女孩干脆地回:没有。

妈妈:为什么?理由呢?

女孩:讨厌她。

妈妈:她小时候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女孩:你也是搞笑,你觉得你没有问题?

妈妈:我有什么问题?你们是亲姐妹,为什么要这样?有什么深仇大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仅仅是看截图,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窒息。

这个妈妈显然对于姐姐的情绪是完全忽视掉的。她不仅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看不到姐姐的情绪,而且还把姐姐在“不懂事”的标签上摁得死死的。

这个标签,做姐姐的已经背了二十多年了。

小时候,看到妈妈抱妹妹,姐姐如果撒娇、闹情绪,那就是姐姐不体贴大人,不懂事;

小时候,妹妹乱动姐姐的玩具,姐姐如果表现出不乐意,那就是姐姐自私,不懂事;

小时候,如果姐妹俩一起玩,结果妹妹哭了,那么就是姐姐没照顾好妹妹,不懂事。

如今,这个家庭内部的关系有多糟糕呢?这个姐姐读大学的时候,报了一个特别偏远的学校。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能离家多远就多远。

工作了也是能不回家就不回。

而且,她跟自己的亲妹妹,已经很多年零交流了。

为此,母亲一直指责做姐姐的,“冷酷、自私”。真的如此吗?

一朵花,在自己还没得到足够滋润前,被要求跟外界分享自己的美丽,它会枯萎;

一团火,在自己还没有壮大前,被要求跟外界分享自己的温暖,它会熄灭。

一个孩子,在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接纳之时,如何有能力给出爱呢?

真的很难。

如果有孩子在得不到父母理解、爱和接纳的前提下,还能够表现出对弟弟妹妹的强烈喜欢呢?那多半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出于讨好和不被爱的恐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老二到来以后,很多老大的确会出现很多“状况”。面对不够懂事、不知道体贴大人的老大,还要父母无条件地去爱他们、接纳他们,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一位心理咨询师打趣地说:这世界上只有两者可以轻松给出无条件的爱,一个是神,一个是狗。

这个笑话无奈道出了无条件的爱有多难。难到几乎不可能。但是,不能因为它难,我们就不去做。或者说,正因为它如此难且可贵,我们才要朝向它不断努力。

众所周知,陈小春曾经也不是个合格的爸爸。

4年前,陈小春带着Jasper第一次出现在《爸爸去哪儿》综艺上的时候,俩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疏”形容。连应采儿都吐槽,陈小春并没有独自带过儿子超过6小时。

后面父子俩的互动也是充满了喜感。

小小春眼巴巴地望着爸爸夹菜,想要吃一口。陈小春直接无视儿子的存在。来,感受下小小春绝望的小眼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节目组,陈小春也大大咧咧地承认:我不会迁就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在跟儿子用心地相处下来后,陈小春肉眼可见地变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会在儿子的抗议声中反省自己,该说“对不起”的时候绝不手软。

他甚至会直接对大众请求,对自己儿子温柔一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连网友都忍不住说,“感觉参加完《爸爸去哪儿》之后,Jasper和小春哥的关系真的变得更融洽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跟陈小春夫妇愿意为了孩子去成长、去努力有直接关系。

也正因为感受得到来自父母的努力、包容跟爱,所以,当了哥哥的Jasper,还能够那么放松、自在地在爸妈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及继续撒娇、卖萌、做出有点“出格”的事。

小小春一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你并不需要成为完美父母。但是,你有必要保持觉察,并且学会跟随孩子的脚步去做出相应的回应跟改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想起一位从事心理学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友,跟她女儿的一段对话。

那会儿,她刚怀上二胎,试探性地问家里的姐姐:你会爱这个即将出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吗?

姐姐摇头,干脆地答:不会!

做妈妈的没有批评指责孩子, 而是笑了笑。

那之后,她带着女儿一起为老二取名字。

老二(弟弟)出生后,她和老公做好分工,专门设定了“陪姐姐的时间”和“陪弟弟的时间”。

但凡姐弟俩发生冲突,她首先做的不是批评,而是教给姐姐解决冲突的办法。

如今,姐姐读小学二年级了。

姐弟俩也有争吵,但是转眼就又和好了。

今年疫情期间,姐姐还像个小老师,全程带着弟弟学习、游戏。

最动人的,当属姐姐跟妈妈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妈妈,我觉得你还是更爱我一些,而且现在还有弟弟的爱,我赚了!”

这样的画面,真的很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伊能静在生老二米粒的时候,曾经这样写道:

“我们(我和大宝)之间没有新宝宝来,爱会被分散的问题,甚至不需讨论。上天给人类爱的能力并没有限制,除非你要局限自己。

小王子和我都拥有强大而丰富的爱的能力。他爱我,愿意接纳我带给他生命里的每一个人,同样他相信我爱他,也会爱他未来带到我生命中的人,我们从来不认为爱平均给予有什么困难,妈妈能爱他,爱秦先生,爱姐姐,爱妈妈,爱闺蜜,爱笑miu,爱网路上的你们,再多爱一个宝宝,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爱的宽阔是需要学习的,但如果你执着的只爱一个孩子,孩子也恐惧的只要占有你。在童年时好像很可爱,但成年后绝不是好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是啊,拥有两个孩子,并不意味我们的爱会被分为两半。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我们的爱会变得更宽阔,更有厚度。

如伊能静所说:“上天给人类爱的能力并没有限制,除非你要局限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