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明代乡试和现代高考录取数据做了一番对比后,我发现了一些秘密

前言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几天过后,各省的填报志愿工作、各大高校的录取工作,都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显然的,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高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的第一个大门槛,更是不少人对于未来的第一次正式选择,因此高考这件事情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重点。而在古代的时候,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也有一场非常重要的考试,那就是科举考试。有趣的是,倘若你将明代时期的乡试和现代的高考进行对比的话,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古代科举的地域差异

首先,明朝乡试存在地域差异。无论是明朝亦或者是现代,人口多的省份,比如东南地区的众多省份,以及人口密度低但是对国家非常重要的地方——京城,都是乡试中录取人数比较多的存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万历后期到崇祯后期的这段岁月中,一些比较重要的省份,其乡试的录取名额增加了10-15个左右,而小省则完全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

古代科举的录取率低

其次,相较于明朝的乡试而言,如今高考的录取率就高上不少,并且呈现了稳步上升的状态。而这,很有可能是高校扩招的体现,更有可能是因为中国教育普及化提升的表现,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人民教育的重要性。

不过,能不能上比较好的学校,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比如现在的985之类的名校也都是千里挑一的,清华北大则更是万里挑一了。

古代科举只为做官

最后,前面所述的高考录取名额,其实是根据一些热门的院校进行诉说的。而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而言,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如今的国家更加重视地区的平等性,对于一些教育较为落后的省份,给予了大力的帮助,甚至在当地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了985亦或者是211高校,使得当地的学生能够在家门口就上好大学,接受到较好的教育,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

而这样的行为,在古代的时候,是很难出现的,毕竟当时的人们经历科举考试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做官,甚至是做大官,所以到京城发展,便是他们人生的目标,也是他们需要跟各大省份的人一起竞争的重要原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由此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今的教育,相对于古代的教育而言,少了很多的功利性,也少了很多的竞争难度。对于我们而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思考的能力,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接受不一样状态的教育,也是为了能够让我们能够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能够理智的思考,能够有自己的想法。

而这样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对于专业的选择,则与我们人生规划有所关系,你想要从事什么行业,就进入什么学科,相对于古人只为了做官而学习,有了更大的选择性。而这,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思想的进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参考资料

金铮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刘海峰.《科举制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