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书很多,转头就忘”,怎么回事?这3个原因,早知道早解惑

知识付费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思维上的升级、知识储备的增长,更能带给我们内心的平和,感受不同的人生。毛姆有一本书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想书名道出了很多阅读爱好者的心声。

但是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小伙伴都会碰到一个问题:看书很多,转头就忘。看书的时候心里感慨万千,但是一旦合上书,就忘了书中讲的是什么,这种感觉让人挺沮丧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有以下三个有原因:

【一】被动型阅读

大部分看书,都只是单纯的“看”,没有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就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一样,老是讲授知识,我们被动接受,但是没有主动探索的过程。

看书时,如果以“知识”为中心,一切围绕书中的知识点,那么我们就会把书当作权威,通过记住知识点来获得成就感。但是这种方式记住的知识点都是静态的,无法跟我们自身联系起来,当需要用时,也无法从我们的大脑中提取出来,故而总觉得看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什么用。

我们应该转变自己,变为主动阅读者。所谓主动阅读者,就是以“我”为中心,阅读时从“我”出发,从书中寻找答案,然后再回归到“我”身上。也就是说一个知识点再怎么高级,但是如果无法跟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当前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都是无用的知识。

【二】 附会式阅读

类比是我们学习未知世界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类比是一种从具体要抽象然后再到具体的过程,然后从这个过程中找到已知和未知世界的共同点。我们面对未知的东西时,总是会有稍微的恐慌和不安,因此如果能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来解释未知的东西,我们才会有安全感。

但是很多人在类比的过程中,只看共性的点,而忽略了深究差异点,这样我们永远都只呆在自己熟悉的世界中,这也就是所谓的“附会式阅读”。

曾看到一个笑话,儿子想带父母尝试不同的菜品,于是带他们去吃西餐,但是父母看到披萨后,不禁失望地说:“这不就是大饼加肉吗?”这个笑话很好地诠释了附会式阅读。

附会式阅读会让我们以为自己看了100本书,但其实我们只不过是一直在强化我们知道的东西。

【三】 只输入不输出

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说:“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管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颖。”同样对于阅读,如果我们只输入而不输出,看的书学到的知识点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写读书笔记、做读书领读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可意用到工作生活中。在学习领域,有一个“学习金字塔”,阅读方式学习的效率最低,留存率只有10%,而教授别人学习效率最高,留存率达到90%,因此以教为学,是最好的输出方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