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发布通知:4类人不能当老师,家长和学生纷纷拍手叫好

文/樱花谈教育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2021年2月,天津津南区咸水沽第二中学的一间教室中,长相甜美的女教师肖某,竟然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说出这样的话:

“你妈妈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别怪我瞧不起你!人家妈妈一年挣的钱,比你妈50年挣得还多!”

这样带有侮辱性,错误引导学生价值观的话语,出自一位人民教师的口中,着实让人气愤!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传授知识的老师,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上,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一生

2021年6月1日,为保障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再次对教师入职提出了新要求,以下四类人将不会被聘用:

被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曾受到有期徒刑或刑事处罚的;

因卖淫、嫖娼、吸毒、赌博等违法行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如果老师参加“黄赌毒”,势必把学生带上偏差。这就要求老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别人眼中的“铁饭碗”,也并没有那么铁,加入教师的行列就意味着不断进步。

因虐待、性骚扰、体罚或者侮辱学生等情形被开除或者解聘的;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师对学生的伤害,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018年至2019年期间,广西大湾镇中心小学的肖某利用职务之便,猥亵多名未成年女学生。这样的行为不仅不符合一名教师的所作所为,甚至不配为人。

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再放任其为虎作伥。

实施其他被纳入教育领域从业禁止范围的行为

社会内卷式的教育,教育机构乱象亟需整治,教师私自补课更应被禁止。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需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努力。

尽管教师入职的门槛变高,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一位责任心强又非常喜欢的老师真的很困难。

作为家长,发现老师有不恰当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办呢?

▶ 积极与老师沟通以求解决问题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当面沟通时,不要选择线上。因为线上的交流,不能了解对方语气和面部表情,很容易激化矛盾。

当家长发现问题时,要积极和老师交流,告诉老师你认为不恰当的地方,与老师一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老师长期与孩子相处,最终的诉求还是为了孩子,但老师也应被尊重,交谈时要注意态度和说话方式。

▶ 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眼里,孩子的反常举动也离不开家长的视线。当孩子在学校与老师发生不愉快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帮孩子弄清是谁的问题,如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就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如果是老师出现了问题,要告诉孩子不要害怕,任何问题都能解决;

如果只是小口角,鼓励孩子和老师道歉;

如果老师出现了违法行为,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向有关部门举报

行为的约束离不开各方的监管。作为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孩子茁壮成长,一旦发现老师有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举报,揭发老师的违法行为,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 必要时找专业人士给孩子做心理疏导

“你觉得孩子还小,但是这些实施犯罪的人不会这样想。”除积极对孩子普及儿童自我防护的知识外,如果孩子被侵犯了,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找专业人士,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我们可以理解家长着急的心理,孩子也会因为不想让家长失望而压力更大。

这时候,就交给心理咨询师吧,他们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成长环境的维护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老师作为一天中与孩子相处时间最久的人,其行为更需要被约束和监管。

新政策的出台,更好地净化了教师队伍,保障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这无疑是送给每一位学生最好的开学礼物,你对此有何看法?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