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的“新型攀比”悄然蔓延,家长痛苦不堪,孩子也被毒害

文/木木宝贝育儿记

孩子上幼儿园是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这时孩子正是脱离父母参与外界社交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启蒙阶段,所以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中,会沾染上沾染上不好的习惯,甚至对性格的养成造成影响。

老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却成为“新型攀比”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养孩子养成更好的性格,老师的教育也尽量让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但是小刘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后,却带给了自己非常大的压力,原因正是老师开设的一个分享课。

老师开设分享课的初心是很好的,想让孩子养成爱分享的好习惯,家长们也都很积极的配合老师,但是在分享课的开展中,孩子们分享的东西价值越来越高小刘甚至在孩子的书包里看见过价值1000多人民币的芭比娃娃,而自己也因为这个分享课花出去了将近5000多。这样的情况让小刘非常的痛苦,本来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就算一般家庭,这样的花销实在有些巨大。

后来在和其他孩子的家长沟通的时候,似乎也有相同的感受纷纷表示:“这哪是分享会,根本就是攀比大会。”听到这里小刘也明白有相同难处的不仅仅是自己一家,但是这样的“新型攀比”再这样蔓延下去,不仅家长会痛苦不堪,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不好的,于是在众多家长和老师的协调下,这样的课程终于结束了。

攀比对孩子都会造成什么影响?

1. 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

不知道家长们发没发现,当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的时候,似乎自己能有的东西会比别人更好已经成为了孩子最关注的事情,如果是正向的攀比,会让孩子更加优秀,让孩子更加有上进心,但是一旦养成了孩子在物质上进行攀比,孩子就会逐渐失去上进的动力,这并不是对自身能力的比较,而是对家庭条件的比拼,甚至会让孩子出现“拜金”的倾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其实当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的时候,心里始终都会有一根弦,再告诉自己,你有点东西一定要比其他人更好才行,否则其他人就会看不起你,这样的想法就会让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甚至会让这样的想法成为一个执念,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是非常不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 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孩子的比较通过自身的能力就能达到的话。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锻炼孩子能力的好事,但是大部分孩子在攀比的时候,同时通过家庭条件的比拼,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东西,其实很多家长并不能满足孩子这样的需求,这样就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不满,甚至会更早的产生逆反心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如何杜绝孩子的“攀比”心理

1. 家长以身作则

其实攀比的风气并不是孩子独立形成的,更大程度上是在家长的身上学到的,例如有些家长会抱怨别人家有更好的房子,有更好的车,就会让孩子认为有更好的东西就是优秀的人,所以想要杜绝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长就要做到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物质上的优越并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优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 对孩子进行价值引导

孩子的攀比心理归根究底就是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认为物质上的优越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长想要杜绝孩子的攀比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孩子的价值观进行引导,让孩子知道只有自身的优秀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一时的优越并不能代表什么。

今日话题:你身边还有什么攀比的现象吗?欢迎留言评论,发表你的观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