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至于吗?请看“2020全国工资排行榜”

01

打听同事工资被开除

至于吗?

最近,“密薪制”这事儿上了网络热搜。

有人质疑,工资神神秘秘到底为啥?公司的薪酬保密制度于法有据吗?

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自己在互联网企业工作,本月加班较多,工资拿得不少,因有同事与其加班差不多,便问对方拿了多少。

该网友称,自己当时是在办公室公开问的同事,同事未正面回答,但第二天,人力就找到他谈辞退的事,赔偿正常给。网友觉得委屈: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至于要开除我吗?

关于打听工资被开除,这并非第一次发生。此前就有类似案例被曝光,“同事之间工资应该公开吗”“你会打听同事工资吗”的话题多次引起讨论。

不少受访者也告诉中新网,单位要求薪酬保密并不少见,包括写入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以及入职时上级的口头嘱咐等多种形式。

不过,“打听工资被开除”的话题,还是上了热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2

2020全国工资排行榜

你所在省市排第几?

2020年各地区的经济成绩单都已公开发布,而人均收入的情况也同步出炉。

我们来看看各地区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多少吧!哪里是高收入地区?哪里是低收入地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全国平均的人均收入为3.22万元,中位数为27540元。根据绝对量,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高收入区、中高收入区、中收入区、低收入区。

高收入区有3个省市,北京、上海市、浙江省,也是实打实的发达地区。

中高收入区有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内蒙古、重庆。江苏广东是我国发达地区,这个名次也是意料之中,但很多人不看好的辽宁、内蒙古也跻身中高收入区,超过了我国多数地区。

中收入区,也是成员最多的,覆盖全国5亿多人口的地区。

低收入区成员依然不少,覆盖全国3.3亿人口。

东北地区中,分化也较大,辽宁为中高收入区、吉林为中收入区、黑龙江为低收入区,而且黑龙江是能够最快脱离低收入区的省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15个新一线城市

人均收入三城破6万

根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0年6月发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15个新一线城市分别是: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三城超6万元

数据显示,15个新一线城市中,有5个城市2020年人均收入超过了5万元大关,其中有3个城市超过了6万元大关,分别是苏州、杭州和南京,这三个城市全部来自长三角。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582元,比2019年增长4.1%。这一收入水平仅次于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位居全国第五。

苏州的城乡差距也较小。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0996元和37563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6.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889,比2019年缩小0.063。

专家分析,苏州背靠上海,接受上海的溢出效应十分显著,无论是改革开放后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海的服务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它都十分关键。

作为普通地级市的领头羊,苏州一直被外界誉为“最牛地级市”。2020年,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70.5亿元,这是全国第6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也是6个城市中唯一的普通地级市。2020年,苏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认定数、净增数和有效数创历史新高,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9772家,逼近1万家,继续名列四大一线城市之后,位居全国第五。

不仅如此,苏州下辖的几个县级市如昆山、张家港、常熟,长期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其中,昆山市在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已连续十余年位居榜首,素有“中国最强县”之称。

苏州之后,杭州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1879元。浙江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杭州作为省会,集聚了众多大型民企总部。新世纪后,杭州的信息经济在全国独领风骚,发展成为我国的“电商之都”。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6.6%,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在信息经济的引领下,杭州的收入水平节节提升,也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根据去年智联招聘和恒大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杭州流入人才中,有28.8%流向了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从人才来源看,来自上海和北京的人才合计占比达23.6%。可见,杭州发展所需人才主要在一线城市中,杭州也具有从一线城市争取人才的能力。

南京作为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2020年GDP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之列。同时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20年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606元,同比增长5.2%,也是首次突破6万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6~2020年五年间,南京企业年度注册增速始终稳定在12%以上,近三年增速均高于深圳、上海和北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长沙赶超青岛天津

苏杭宁之后,是珠三角的两个新一线城市东莞和佛山,两市的居民人均收入相差无几,分别为56533元和56245元。总体上看,包括东莞和佛山在内,珠三角除了深圳和广州这两大一线城市之外的所有城市,统计的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要比长三角低一些。

广东省统计局的一篇分析指出,总体来看,大湾区珠三角九市除广州、深圳居民生活水平可以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相媲美之外,其余城市难以跟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相比,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收入差距也高于长三角地区。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广东原先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三来一补为主,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相比之下,长三角原来的国企较多,经商也比较多,整体的收入水平更高。

总体上看,江浙地区集体经济更发达,也有很多大型企业。集体经济比较规范, 老百姓从集体经济中所获得的收入会比较高。而珠三角个私经济比较发达,统计也相对没那么规范。

在15个新一线城市中,位居第6的是中部的长沙,值得注意的是长沙的人均收入不仅在中西部的城市中领跑,而且还超过了东部的青岛和天津等地,可谓相当耀眼。

近年来,长沙的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十分突出。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企业。发达的实体经济是长沙实现较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长沙不但收入高,而且房价水平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一直是“收入高、房价低”的典范。此前不久,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在接受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透露,长沙现在是全国所有大城市里房价和收入比最低的城市,一个普通家庭工作6.4年就可以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年轻人不靠父母,和伴侣一起就可以轻松交首付供房。

目前,15个新一线城市中,仍有三个城市的全体居民人均收入低于4万元大关,分别是西部的重庆、西安以及中部地区的郑州。

这其中,郑州虽然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相比南京、武汉、成都这些大区中心城市以及合肥、长沙等兄弟城市,郑州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比较少,整体科创能力不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到居民收入的水平。

另一方面,一个城市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仅受产业发展的影响,也跟该城市的城市结构、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比如有些新一线城市下辖较多县和县级市,农业人口占比比较高,这也影响了全体居民收入。因此,衡量一个城市的收入水平,还应该参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比如,成都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75元,在15个城市中位列第12位,但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93元,位列第9,超过了合肥、天津、沈阳。

致富之路,任重道远!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