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暴雨中入伏!三伏又是40天!

最近两天

天津气温一路攀升

湿度增大

闷热感觉十分强烈

今天更是彻底开启了“蒸煮”模式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要到了

明天起

进!伏!啦!

今年三伏天竟然

又是40天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

又双叒叕火炎焱燚了

今年

入伏时间是7月11日

出伏时间为8月19日

这是从2015年起

连续7年“三伏”都是40天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至7月20日,为10天;

中伏:7月21日至 8月 9日,为20天;

末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10天。

最强降雨伴着“头伏”到来

整整40天

滚滚热浪正奔袭而来

“桑拿模式”马上开启

被高温支配的“恐惧”来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全国头伏热力地图”

已新鲜出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天津地区

头伏期间气温普遍在30℃~35℃之间

可谓十面埋“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了长达40天的“蒸煮”

今年的“三伏天”还会在

连续3天的暴雨中开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预计今天前半夜

我市还有雷阵雨天气

雨量分布不均

平均降雨量5-10毫米

明天

伴随头伏而来的将是

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

预计7月11日至13日

天津及海河流域将有

暴雨、局部大暴雨!

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8~9级阵风!

强降雨主要时段在12日白天

13日上午降雨趋于结束

从天津市气象台了解到,明天白天本市气温仍然较高,最高气温为35度,而且湿度加大,白天闷热感依旧明天傍晚本市还有雷阵雨天气

12日(下周一)凌晨开始到整个白天,天津将迎来一次大范围的降雨天气过程,这次降雨全市的雨量会达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的量级。从地区来看,天津市区的平均降雨量会达到80到100毫米,北部地区也就是蓟州降雨量会达到120-160毫米,也就是大暴雨的量级。受降雨的影响,12日白天气温会有明显的下降,最高气温不足30度,为28~29度,所以12日白天体感比较凉爽。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易笑园分析说,这次降水过程与2016年7月20日的情况类似。2016年7月20日天津市最大降水量出现了353毫米的降水。从目前的天气形势看,这次过程比2016年的那次略弱,但形式很相似。提示市民关注临近的预报调整的预警发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重要提示

1、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2、降雨造成路面湿滑、能见度下降,注意防范对周一(12日)早晚高峰交通的不利影响,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大风天气可造成广告牌等高空坠物事件增加,路上行走请远离户外高大广告牌,居民区停车尽量远离阳台和窗户。

4、强降雨期间不要前往蓟州山区地带活动,谨防地质灾害风险影响。

具体天气预报

今夜

前半夜:阴有雷阵雨

后半夜:雷阵雨转阴

微风,最低25℃

7月11日 星期日

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

夜间:中到大雨伴随雷电

微风转东南风6-735到22℃

7月12日 星期一

白天:暴雨伴随雷电

夜间:中雨伴随雷电

南风5-6级阵风8-9级转3-4级

29到21℃

7月13日 星期二

白天到夜间:小雨转多云

南风3-4级,30到21℃

7月14日 星期三

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阴

微风,32到21℃

7月15日 星期四

白天到夜间:阴

微风,32到24℃

7月16日 星期五

白天到夜间:阴

微风,33到24℃

7月17日 星期六

白天到夜间:阴

微风,32到25℃

本次天津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

要尤其注意周一早、晚高峰出行安全

防范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风险

暴雨期间尽量待在室内

并及时关注最新预报预警

安全度汛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

积水实况积预测查询方式

“三伏天”

为什么这么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同时,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暑伏”为啥又是40天?

按照传统历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暑伏”。庚日10天重复一次,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进入末伏的时间比较特殊,要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前,那么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成了夏至后的第六个庚日,中伏也就成了20天。

由于“干支纪日”排列次序的原因,40天的“暑伏”近年连续出现。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4年这十年间,“暑伏”都是40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

全年最热的日子终于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伏”美食

伏天伊始,天气炎热,人的精神容易倦怠不振,食欲不佳,那么清凉解暑的食品都有哪些?又该如何科学进食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饺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为什么吃饺子?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初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瓜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民间自古便有“夏吃瓜”之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以帮助排除毒素,又清淡可口,是适合夏季降温防暑的好食物,当然要吃好。

苦瓜,可以去痱子、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平痰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可以增食欲、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鸡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羊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三豆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豆汤中,绿豆、赤小豆起清热解暑、利湿的功效,黑豆则健脾补肾。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黑豆的加入,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三豆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最重要的是,三豆汤能帮助祛痘除痱子,治多种小儿病。

三伏养生

“伏”有“藏”的意思,此时节应“少动多静”“戒躁戒怒”,自我调适,放松身心。如果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晒措施,随身带些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之类的防暑药品;注意及时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fang

zhong

shu

早晨和傍晚锻炼最合适

身体不适不宜在热环境中过度运动

夏天10时至16时,是一天中最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因此锻炼最好避开这个时间段。

上午10时前和傍晚比较凉快,此时段锻炼相对安全。在逐步具备一定的热适应能力后,可逐渐调整时间,以增强热适应能力。

耐热能力较差、患有疾病者不宜在热环境中过度运动,以免中暑。

高温条件下运动,要随时观察机体反应,如有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休息,运动后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保证身体机能恢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yao

shi

du

运动不能过“急”过“激”

老年人应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

夏季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需要根据个人的年龄、身体素质、运动类型、是否经常运动等因素决定。

体质好、有锻炼习惯的人,锻炼时间可相对长些,一般每次60分钟为宜。体质弱或没有锻炼习惯的人,一般运动20~30分钟为宜。

而且,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急”过“激”。运动前需要提前活动一下身体,避免运动期间发生损伤。过激的运动则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每次锻炼时间不宜太长,可增加每日锻炼次数和形式。

老年人,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差,耐受力弱,在夏天建议做一些做些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bu

hao

shui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运动量大时饮料比白开水好

人在高温天运动时,身体大量出汗,机体里水分、电解质会大量消耗。因此,及时补水、补对水很重要。

运动前应补足水,以无口渴症状、尿液颜色正常为标准;运动中宜少量、多次不断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去补水。

若运动时间较短,补充10℃~20℃的白开水即可;若运动时间较长,运动负荷大,消耗较大,除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外,还要补充适量糖,帮助缓解疲劳,预防肌肉痉挛、避免中暑。此时,运动饮料是比白水更好的选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huan

jiang

wen

运动后喝冰水、冲凉很爽?

“快速降温”反而更易中暑

大汗淋漓时,不要贪图一时爽快,到风扇、空调前猛吹,或者直接用冷水冲脸、冲头,甚至冲凉,也不要马上喝冰水、吃冷饮。

运动后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加快,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此时如马上冲凉水或吹电风扇,凉水刺激会使毛孔骤缩,不利于身体热量散发,更易中暑,也容易感冒。可以准备一条毛巾,在运动后擦干身上出的汗,防止吹风受凉。

马上吃冷饮,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受冷刺激出现痉挛,疼痛。

正确的做法是,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喝点凉白开或饮料,让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暑邪盛行

要注意防止寒气入体

准备“夏练三伏”的你

也要注意适度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伏夏意浓

养生正当时

祝大家未来40天

都健健康康、平安度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记者 | 郑毅

编辑 | 马媛 马瑞

综合 | 新华社 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 长江日报 中国天气网 天津气象 天津广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