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万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二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滨海新区了解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2020年碳市场交易量达到2909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还将作为实施机构代表天津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

我国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从2011年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陆续启动交易。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天津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指定交易平台,也是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机构,国家首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备案交易机构之一。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关于“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

2021年是天津碳市场第八个履约期。记者日前从天排所获悉,天津碳市场履约率已连续六年达到100%。根据《天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和有关工作要求,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完成履约。2021年1月至6月,天津市配额总成交量856万吨,总成交金额2.53亿元,分别占我国区域碳市场总量的23%和23%,位居全国第二。

截至2021年7月1日,纳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电力热力、钢铁、化工、石化、油气开采、建材、造纸和航空八个行业104家企业(其中滨海新区43家)全部完成2020年年度履约。

记者从2021天津储能发展论坛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实施不低于400兆瓦的新型储能项目,推动天津市储能设施建设发展,支撑天津电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