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天津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图解来了!

上半年我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有进

天津市统计局

2021年7月20日

上半年,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市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新兴动能加快发展,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309.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4%,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35亿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33.68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00.22亿元,同比增长9.2%。

1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夏粮和生猪生产较好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0%。夏粮喜获丰收,产量同比增长14.8%。生猪生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6月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7.5%;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增长43.7%,猪肉产量增长46.4%。

2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效益水平不断改善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民营企业同比增长22.5%;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同比增长15.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制造业同比增长2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8.0%;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4%,两年平均增长8.5%。分产品产量看,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7倍,新能源汽车增长1.6倍,集成电路增长67.6%,电梯增长36.8%,工业机器人增长28.9%。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两年平均增长8.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8倍,两年平均增长12.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32%,同比提高3.07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提高0.75个百分点。

03

服务业稳步增长

新兴服务业较快增长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3%。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两年平均增长3.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2.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0%。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两年平均增长10.9%,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3.2%,商务服务业增长18.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44.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6%。

4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1.0%。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1.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2%,两年平均增长3.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3.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6.3%。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2.2%,两年平均增长1.1%。

5

消费品市场继续恢复

消费升级持续推进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1.5%。限额以上商品中,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8.5%,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90.6%;金银珠宝类增长76.7%;化妆品类增长24.5%;智能手机增长48.9%。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1%,两年平均增长12.2%。

6

就业形势良好

居民收支增长加快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0.65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5元,同比增长11.6%,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4元,同比增长11.2%,加快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3元,同比增长14.2%,加快0.7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73元,同比增长22.5%,加快6.5个百分点。

7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扩大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涨幅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上半年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5%,衣着下降3.6%,居住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交通和通信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2%。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1%,涨幅分别比一季度扩大5.4个和6.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

上半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巩固拓展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7月20日下午,天津市统计局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褚丽萍同志介绍了2021年上半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实录

1

新华社记者: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我们看到,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到11.4%,请问您如何评价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表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感谢您的提问。

正像您刚才提到的,上半年我市经济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达到11.4%,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得益于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具体如何去评价我想可以用四个“持续”来概括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是主要领域持续稳步向好。从同比增速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同比增长11.4%,与全国的速度进一步拉近,与一季度相比又拉近了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等重点领域指标同比增速也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从两年平均增速看,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两年平均增速与一季度相比均有所加快,分别加快1.1个、0.6个、16.6个和3.0个百分点。从先行指标看,工业用电量增长13.7%,货运量增长11.0%,表明市场信心也在增强,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对下季度行业发展持肯定预期的均超过9成。

二是质量效益持续提高。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0%,其中最能体现收入质量的税收收入增长22.0%,占比达到73%,与一季度相比,增幅和占比双双提高。企业盈利状况好于全国平均水平,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快于全国44.9个百分点,九成行业实现盈利;营业收入利润率高于全国0.21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上升,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三是新兴动能持续壮大。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3.0%和24.4%,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占比稳步提升。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2.7倍、1.6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8.9%。1-5月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8.6%和28.1%,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分别为31.8%和26.9%。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增长58.2%。

四是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全市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释放。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8.7%,其中新增民营市场主体增长18.4%;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2.5%,快于全市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占比26.2%,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民营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52.6%,快于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占比62.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民营企业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63.0%,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占比59.8%,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

从上述四个特点可以看出,上半年我市不仅守住了“保”的底线,巩固了“稳”的基础,而且在不断积蓄“进”的力量。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拼出来、干出来的结果。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继续增高,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下阶段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巩固经济稳定增长基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提升,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

2

津云记者:制造业发展是当前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我市制造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感谢您的提问。

这个问题非常好。确实如您所说,我市从上到下对坚持制造业立市形成高度共识,所以大家都非常的关心和关注我市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上半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政策指引,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制定实施了《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功举办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加快构建“1+3+4”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制造业发展势头持续稳定向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制造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6%,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5.3个百分点,占比70.6%,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九成,达到92.1%。其中,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增长23.2%,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5.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达到20%以上。

二是制造业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我市不断加大制造业在新动能领域的投入力度,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在建项目个数同比增长9.2%,投资增长43.6%,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达到30.6%,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签约项目200余个,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技术服务、高端装备等新动能项目个数占比近8成。在投资的有力带动下,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三是制造业企业效益稳步向好。1-5月,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8倍,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9.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制造业82.6个百分点。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57%,比上年同期提高2.78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提高1.85个百分点。

从上述三个方面特点可以看出,我市制造业无论在速度、质量上,还是发展后劲上都处于较好水平。接下来,随着前面提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地落细,我市制造业必将迎来更加有利的发展前景。

3

天津日报记者:6月份我市启动了海河国际消费季,促进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从刚刚发布的数据来看,消费相关指标增长也比较快,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全市商贸经济发展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感谢您的提问。

确实如您所说,今年以来,我市在促消费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持续加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力度,扎实推进活跃假日消费、加力汽车促销、提质夜间经济、启动海河国际消费季等一系列举措,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消费市场趋于活跃,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切身的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昨天得到最新消息,国务院正式批复我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将为我市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提升城市活力增添信心和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消费市场发展情况,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看:

一是从主要指标走势看,消费市场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为17.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1.5%,已经恢复到疫情前常态化水平。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2.2%,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在去年同期基数逐步加大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表明我市商贸经济恢复基础越来越稳固。

二是从消费品结构看,升级类商品继续旺销。上半年,我市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低碳和智能新商品零售额高速增长,分别增长90.6%和48.9%;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也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6.7%和24.5%。

三是从消费新热点看,假日经济、夜间经济、会展经济、海河国际消费季激发市场活力作用明显。“五一”假期我市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和30.5%;我市夜景非常美,以“夜津城”为主题,进一步完善夜间消费场景,持续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国家会展中心首展非常成功,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18家相关重点监测酒店统计数据看,6月份营业额同比增长1.1倍;海河国际消费季促进消费效果开始显现,从监测的40家百货商场、商业综合体日均销售额数据看,较平日增长了4.8%,意式风情区日均客流量增长1.5倍。可以看到,我市的消费热点日趋多元,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带动更加有力。

四是从居民消费看,消费潜力在持续释放。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2.5%,比一季度加快6.5个百分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上半年增长37.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倍,医疗服务支出增长65.9%,表明我市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升级。此外,我市出台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措施,新增小客车个人增量指标,有效释放了汽车消费需求,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5%。

下半年,海河国际消费季将继续加大活动力度,10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等重量级展会也将在我市举办,这些积极因素将对我市商贸经济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4

央广网记者:从刚刚发布的就业和收入数据看,都保持了较快增长,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市民生事业方面还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感谢您的提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下功夫做实民生“里子”,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举措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凝聚全市人民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从民生投入看,优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着力推进“一老一小”社会事业发展,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继续推进社区老年健康服务,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4.2%,教育支出增长7.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3%。

从居民就业看,深入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突出重点人群就业帮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0.6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6月份全市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6小时,同比增加0.5小时。

从居民收入看,随着各项促增收政策落地,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1.6%。其中经营净收入增长38.1%,工资性收入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0个百分点。

从市场保障看,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鲜菜、猪肉、禽肉、蛋、奶、鲜果等价格均环比下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涨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落。

从宜居环境看,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24天、同比增加7天,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达到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总的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贴“民生”二字谋发展,出实招、求实效,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记者 | 董朗

编辑 | 韩振

来源 | 天津统计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