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成大学生杀手吗?或与财商教育缺失有关,从初中起就应重视

10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在南京实习期间死亡的甘肃女大学生薛某疑为网贷所困,其父曾为她偿还网贷。而网友的数千条留言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直指网贷或是大学生作出极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受困网贷的报道不断增多,这固然与网贷公司瞄准大学生的策略有关,但缺失的财商教育或是影响个人行为的一个因素。

据新京报的报道,女大学生的父亲薛某称,7月份时,自己曾收到多个催还贷款的电话,才发现女儿有网络贷款,为此还帮女儿还过7850元,这对地处西部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网友由此怀疑这对情侣在酒店自杀与网贷高度关联。

据光明网近日报道,9月25日,重庆一高校大学生于当日17时离开大学后没有再回学校,其父母最后查到儿子有4000元的网上贷款。这样因网贷导致大学生心态失常的并非个例,与大学生越来越青睐网贷有着直接的关系。

广发银行去年底发布的《95后人群信用卡消费场景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互联网消费信贷快速崛起,各种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因其申请门槛低、手续简单、使用便利等特点,深受热爱网购的年轻人喜爱,是许多“95后”首次尝试信用消费时使用的产品。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9.4亿,年轻人是主力军。亿艾瑞咨询2020年6月发布的后疫情时代零售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结构中,超过50%的“90后”月消费高于2000元,超20%的“90后”月消费高于3000元。

正是由于看中了这个潜在的消费群体,一些网贷平台为了利润,刻意培养用户超前消费习惯,并引导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以信用为担保透支个人账户,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渗透到校园里,少数大学生不自觉地掉入到所谓的“陷阱”中。

同时,一些网贷平台宽松的审批和超出个人还贷能力的放贷额度更是让少数大学生欲罢不能。如有网贷产品宣称每日利息不到0.05%,让人以为利息很低,但实际上这种日利率对应的是18%的高额年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按理说,网贷瞄准已经是成年人的大学生,只要合法合规,本来无可厚非,相关部门在打击非法网贷平台的同时,也在规范面向大学生的贷款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大学生乃至中小学生财商教育的缺失,让大学生很难一开始就认识到网贷带来的潜在风险。

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次将“财经素养”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其定义主要为学生的个人理财素养,涉及“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管理和计划财经事务的技能方法、动机和信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6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财经大学的25省市调查显示,68.1%的学生认为同学们财经素养水平一般或很低,24.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另一个现状是,在西部地区财商教育处于严重滞后甚至空白状态。因此,有专家呼吁,要把理财消费作为大学生必修课。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28个国家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这也是21世纪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但在我国,无论是实践或理论研究,财商都尚未引起足够关注。调查显示,近九成学生希望从初中或更早阶段开始获得相关培养。

那么,在重视培养智商、情商的同时,缺失的财商又该如何补呢?

标签: 大学生 初中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