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制度惹争议,将职称与教龄直接挂钩是否可行?

教师职称制度自创立以来已经有30多年,如今这一制度在教师群体中引发了太多的争议,很多老师谈及职称就恨之入骨,有人呼吁取消这一制度,目前看来直接取消是不大可能。不过又有人提出说,把教师职称与教龄直接挂钩是否可行?

中小学教师职称与教龄挂钩是可以的,也是可行的。而且现行的职称制度、评审条件、晋升办法中已不同程度地在“挂钩”了,但还不够到位。

现行职称评审中有无不足?

要问现在广大中小学教师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肯定莫过于“职称”了。因为,职称对于教师而言太重要了!不仅事关对教师工作、能力、贡献、价值的评价与肯定,而且直接涉及到教师的工资待遇收入。

那么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及评审中存在哪些不足呢?应当承认,国家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完善是十分重视的,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特别是一些省市制定出台的教师职称评审政策文件,突出向农村教师倾斜照顾、降低条件、简化程序、扩大指标等,取得了进展性成效也是明显的,教师较为欢迎,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01.评审晋升标准条件有所降低,但依然存在偏高的问题。

如高级职称评进条件中,一些地方要求仍然偏高、偏难。像一些县区、市级的公开课、评优课等,一般教师很难达到。

02.职称评审所需提供的材料仍然偏多偏繁。

计划、总结、教案、作业、参与活动的各种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等,既要提高原件,又要要复印件,教师准备起来确实不容易。

03.职称评审的程序过于复杂。

尽管目前大部分省市已在下放职评权力,简化过程手续。高级职称由省级下放到市级,中级职称还在市级,初级在区县级,但需要经过说课、答辩、资料评审等环节,并未真正简化。

04.职称职数指标控制还是太紧,“僧多粥少”的问题难以解决。

尽管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但现在中小学(城市、农村)普遍存在职数少、指标少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高级指标难以适应和满足基层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矛盾较为突出。

05.学校推荐评审过程中存在不客观、不公正、不科学的现象。

尽管发生出现在少个别学校,但教师有意见,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06.对农村地区学校,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倾斜、照顾、普惠的力度不够,落实不是很到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职称制度如何改进完善?

职称制度改革,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改革怎样完善?

01.省市级教育、人社管理部门,要加大落实国家已制定出台的有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待遇政策文件的力度,制定出台像山东、河南等省市那样的、结合实际、措施具体、“真金白银”式的可操作性文件。

02.适度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中一级、高级的职数指标。这是解决教师“职称难”问题的关键所在。城市、农村学校都应如此,特别是农村学校。

03.降低放宽职称晋升条件,适度向年纪大、教龄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对于教龄在15-20年的教师,直接认定一级教师职称;教龄在25年—30年的教师,自然晋升高级教师,且降低条件要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简化评审程序,方便教师。建议把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落实到市级,对程序再简化。把一级教师认定评审权力下放到区县,减少过于复杂的材料报送要求。把初级的认定评审权下放给学校,只报送区县管理部门进行审定。

05.强化对学校职评过程的科学、严格监管,禁堵不正之风,体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

06.建立完善配套机制。在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评审办法的同时,建议各地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并落实提高教师教龄津贴、班主任费标准及与当地公务员同等的奖励性政策,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 中小学教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