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聪不聪明,关键要看手掌部位的这个信号!直接影响大脑发育!

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如何判断出自己的宝宝是否够聪明,智商高不高呢?想必这个是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刚出生的宝宝看似除了哭闹、吃饭和睡觉,剩余其他什么都干不了。但现在很多文章中里都说,可以通过宝宝的手部发育,进而来判断孩子的大脑发育,那么这样的说法有什么依据吗?

手掌部位的这个信号,就能判断宝宝聪不聪明

事实上,新生宝宝并非“一事无成”。刚出生的小宝宝已经具备了多项能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抓握能力”

小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手部就具备“抓握”的反射了,比如家长把手指放到宝宝的手里,宝宝会很自然地牢牢抓住家长的手指。

虽然这是条件反射式的无意识抓握,但在宝宝抓握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手部精细动作在发展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医生会进行“阿氏评分”,除了要观察宝宝身体的发育情况之外,还有一项就是针对宝宝的抓握能力,来判断大脑发育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项检查其实检测就是新生宝宝的手部“肌张力”。而婴儿手部“肌张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体现了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从手部的“肌张力”来判断智力发育情况?

新生宝宝和成年人不同,宝宝的手掌上可谓是遍布神经元,甚至敏感到哪怕只动一下手指,都能给大脑提供更多的供血量。而充足的供血,会让婴儿大脑中枢神经发育出更多的神经元,也就意味着宝宝更加聪明。

而宝宝“肌张力”是否强大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抓握能力,因此,那些爱抓东西的宝宝,通常都是大脑发育极佳的宝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些无意行为会阻碍宝宝大脑发育

宝宝大脑的发育是过程性,在发育的过程中,宝宝会出现一些在家长眼里“异常”的行为,而家长下意识地干涉,却会阻碍了宝宝的大脑发育,反而会让宝宝变“笨”。

1) 干预宝宝的口欲期

处于“口欲期”的宝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乐此不疲地把手放进嘴里,一通“乱啃”,而家长由于担心影响口腔卫生,总是下意识地去阻止。

但事实上,宝宝处于“口欲期”的时候总被外力组织,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智发育。

“口欲期”的宝宝,是通过啃咬东西来对外界认知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也是探索自己身体和外界环境的过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那些口欲期被打断的孩子,在性格方面也会容易悲伤和愤怒。所以想要高智商宝宝,就不要过分干预宝宝吃手、吃脚的行为。

2) 给宝宝扣上“爱打人”的帽子

宝宝手部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能力有限,会出现“打人”的情况,但其实,这并非是宝宝“爱打人”。

由于目前的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宝宝在想跟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只能通过身体的接触来实施。

但自己无法精准地控制力度和动作,所以感觉上就像是“打人”一样,因此家长不要轻易地给孩子扣上“爱打人”的帽子,进而采取阻止和训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被多次阻止后,会不愿意尝试和外界接触,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帮助宝宝变得更聪明?

常言道“十指连心”。其中“心”并非单指“心脏”,也是有代表“大脑核心”的意思。

因此想要宝宝大脑发育好,变聪明,家长不妨在平时多给宝宝按摩手掌心和指尖,这样经常地刺激,会有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

另外,现代医学也已证实按摩的作用。按摩能有助于宝宝对食物的吸收,增强免疫力;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都会增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小宝宝的发育往往更多地需要注重一些细节方面,如果父母注重这些细节,自然就会拥有一个既聪明又健康的宝宝。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