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制度迎来新格局?教育部通知:音、体、美全面纳入改革!

近日,提升中考体育分值,最终和语、数、英齐平的话题引起了热议。除此之外,音乐、美术也会在近期内纳入中考的范围。

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和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以及体育考核纳入学业要求,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体育纳入中考带来了什么?

体育进入中考的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加大学生平时的运动量,增强学生体质。不可否认现在中小学生负担重压力大,学习时间都排的溢出来了,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育部也一直都在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这个目标,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不会有任何的反对意见,没有什么比孩子身体健康更重要。

音乐和美术纳入中考带来了什么?

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艺术修养,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其中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提出:学校设置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

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是教育进步还是应试教育?

重视体育,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重视美育,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思路肯定是正确的,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善意的,方向也没错,但也存在需要思考的地方,教改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考核增加,文化课的学习却不会因为体育和美育纳入中考而降低难度,学生依然要在文化课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考核只要在中考占分,必然还是要打分,然而打分,就很难逃开应试模式,而一旦应试,有可能就变成应付的机械式的学习,极大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加重学生负担,最终可能是事与愿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时无论是体育还是音乐或者美术,都有一定先天因素的存在及家庭经济的影响,体育多少还可以量化,可以用时间,数量来准确衡量,而音乐和美术基本无法量化。学校本就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要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安排的课程,及格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教育部虽然提出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好美育教师;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美育基础薄弱学校帮扶机制),但是音乐和美术等美育课程对于部分中学开设,还是存在一定实施难度的,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补习班也抓住机会,提供各种“眼花缭乱”的课程,对于家庭条件不错的还好说,但对于不怎么富裕的家庭就有点为难了。在报班学习时,家长一定要注意甄别是否货真价实,以便真的能帮学生减轻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改革一定会经历阵痛,教育部对于中高考的改革,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在有更多选择的同时全面发展,实施过程中也尽量细分考核标准,尽可能避免简单粗暴的“一考了之”的方式,至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确实存在先天后天各种因素混杂,这个指标也无法有明确规范,哪怕切的再细微,也一定会有误伤的人,也容易被小部分人一刀切为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不可否认是向好发展的,相信也会在不断完善中更加公平公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用考试来提高身体素质和美育培养,做不到百分百公平,也不够完美,但是能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动起来,也能掌握一两门兴趣特长,也是不错的选择。每个政策开始落实的时候,总有一段适应期,会让部分孩子和家长不理解。不过,只要适应,坚持下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育发展都是有益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啦,关注了解更多中高考资讯!欢迎各位小伙伴点赞、收藏、分享、评论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