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凉州史半部在武威,河西的文化中心,武威文庙

一部凉州史,半部在武威。

武威古称凉州,它是汉武帝在打败匈奴后,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因为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凉”者,“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作为“河西都会”,扼守河西走廊上的东大门,凉州在当时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枢纽”,见证了数百年繁荣畅通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凉州就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首都长安的最大古城,有着“梦幻凉州,西北首府”的美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此之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于此,所以武威又有“五凉京华,河西都会”的美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了西夏,武威的中心地位仍在延继,它是西夏国首都兴庆府的陪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进入明代,甘肃的政治中心转移,武威依然是河西走廊上的文化中心,修建于明朝的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第三大孔庙,居”陇右学宫之冠“(前两个是曲阜孔庙、云南建水文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地处西方,常寒凉也”的凉州,其文庙的修建与祭祀活动还要追溯到宋朝时的西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夏第四任皇帝夏崇宗李乾顺,采用“蕃学与汉学并举”的政策,下令特建“国学”,教授儒学,以汉法治国,开创了乾顺盛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儿子夏仁宗李仁孝,更是追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下令修建殿宇巍峨的孔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到了明代,兵部右侍郎徐晞镇守“天下要冲”的凉州,觉得单靠武力很难守住凉州,必须昌明文教,于是在孔庙的基础上,又加建了凉州学宫,所以武威文庙,有“儒学院、孔庙、文昌宫”三部分组成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在来武威文庙,可以参观孔庙、文昌宫两部分。整个建筑对称布局,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古代宫阙式建筑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孔庙里面最值得参观的是桂籍殿廊檐下面的牌匾,有44块之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面书法之精湛、色彩之绚丽、保存之完好,堪称武威文庙一绝,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实属罕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化峻天蕖”牌匾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所书。还有下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等,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孤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穿过大成殿,穿过戟门,可以看见一尊“孔子行教像”铜像,这是香港孔学院赠送给武威文庙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文昌宫现在留下的是状元桥、状元牌坊之类的花岗岩石雕遗址,大家也可以过去看看,蛮有古韵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来武威旅游,除了可以感受古代边塞风情外,河西走廊上的人文风情也是挺有意思的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完,留言告诉我,你想过来这里看看吗?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