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八师的“精神谱系”系列》之二:“引滦精神”》

编者按:

近日,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正式公布。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对于铁八师/十八局来讲,作为承袭于铁道兵的队伍,在6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历经风雨、不忘初心,用血汗和智慧铸就的“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早已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融入到我们的血液,成为企业文化中的不变基因。在铁道兵精神的指引下,铁八师/十八局人在助力民族解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中也创造了多个标志性的时代精神。本期整理推出第一期《铁八师的“精神谱系”系列二:“引滦精神”》,供学习交流。

小贴士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引滦精神

“引滦精神”含义:

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引滦入津”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天津城市水源短缺问题而下决心兴建的一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其路线之长、项目之多、工期之短、难度之大,在中国的水利建设史上实所罕见,就是在今天的物资技术条件下,要求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也实属不易。然而,就是这样一块难啃的“骨头”,为什么铁八师这支没有干过水工隧洞的部队能够2年干出15年的活?靠的就是“引滦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弥补了当时我国相对于国外技术装备的劣势,发挥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创造了外国人也感到吃惊的成果。

引滦入津

把滦河上游的水引到天津

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工厂停止生产,农业土地龟裂,群众喝“腌咸菜”的咸水,一派大旱景象。这个水荒,严重束缚住天津市的经济发展,国家经委发出预警,天津若因此停产了,其经济损失将远高于唐山大地震。

1981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建引滦入津工程,它全长234公里,原计划1984年底完成,而天津市决定提前一年,在1983年底完成。这个计划能否实现,其关键就看他的咽喉——位于河北省迁西、遵化两县之间的穿越景忠山的分水岭地洞能否能早日打通。由于铁八师在唐山地震时,除奉命在唐山外还到天津抗震救灾,和天津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加之修隧架桥是铁八师自身专业,所以被被天津市和铁道兵兵部点将,推为参加这一工程的主角。后经中央军委和铁道兵批准,于1981年11月奉,铁八师40团(五处)、36团(一处)、38团(三处)、39团(现在22局)的部分兵力和11师52团(现16局五处)共15000多人参加了这项工程。天津市还邀请北京军区66军所属的198师也参加这一水洞的施工。铁八师承担引滦工程中最难的引水隧洞7.21公里的施工任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5个斜井32个工作面同时掘进

为加快进度,全隧设有15个斜井。198师在引水隧洞的前端,设有4个斜井,铁八师从5号斜井开挖, 5、6、7号为40团施工,8、9号为39团,10、11、12号为36团,13、14、15号为52团。

1981年冬,铁八师接到任务后,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出动。尽管分散在各地,那年冬天工地正下着大雪。官兵们顶风雪、冒严寒,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人员和急需物资就到了工地。

部队刚上场时,条件差、困难多,正遇上多年没有的大雪,指战员不顾行军的疲劳,不怕条件艰苦,在雪窝里搭起帐篷,露天埋锅做饭,有的到达的当天就开始了紧张的施工。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抢险先锋连”光荣称号的40团7连,他们施工的七号斜井位于地势较低的水坑里,水面结着一层冰,由于连队还没有来得及配发水鞋(尚未到)。指战员二话没说,换起裤腿就跳进水里破冰开挖洞口,腿被冰块划出道道血口,冻得手脚麻木,但仍咬紧牙关,大干不止。他们就是以这种争分夺秒的忘我精神,迅速打开了施工局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引滦入津”中的风枪手

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在开工初期就来铁八师传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语重心长的对战士们讲:“这个宝(指引水隧洞)就压在你们身上了。天津700多万人民,都盼望着你们……”。当即铁八师就向李市长立下了军令状:“请天津人民放心,我们一定提前让引滦工程在长城脚下变成现实”。

引滦入津引水隧洞地质复杂(多为片麻岩),主洞要跨越五条大断层和九条小断层,常常是一层好的夹着一层风化岩,渗水严重经常塌方。在这种岩体内开挖隧道,常有“三虎”挡道。一是水老虎,二是泥老虎,三是石老虎,这“三虎”在开挖中对人的危害很多,必须认真处理。我们采用先进的新奥法进行施工,选择开挖方法,加强喷锚支护,严格安全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求进度,精细正规,科学施工,从而保证了工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参建的铁八师官兵奋战一线

全体指战员的奋勇拼搏,忘我劳动的劲头和精神。风枪手拖着80斤重的风枪连续工作六小时以上,打出30多个三米深的眼,这是何等的劳累。推碴的战士,在几百米长的隧洞内,推着一吨半重的石碴,来回奔跑,一个工程要跑近80里,几乎每天要跑一个马拉松。40团承担了2700米的隧洞任务,利用各种认为是最有效的施工方法,第一个完成了主体,并且还支援兄弟部队施工70米隧洞,被誉为“引滦工地上的老虎团”,铁道兵给该团记“集体三等功”予以嘉奖。39团承担的九号洞,是全隧有名的烂洞子,仅200多米长就发生较大的塌方100余次,洞里渗水严重,最严重的一次,上百方土和岩石塌下来,13排特制的钢拱架有八排急剧下沉,渐渐扭曲变形,在场的主管工程师王国钧喊道:“不要怕,要死,咱们死在一起,为天津人民而死是值得的。”随即他第一个扛起枕木冲过险区,指战员们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搏斗,搭起三个大枕木垛,保住了拱架,顶住了塌方。

36团12号斜井是全线最深的斜井,它有五百一十七级台阶(有个电视剧中叫“五百一十七级台阶”讲的就是它),208米长,往返一次相当于爬一幢30层高的楼。这个营的营长陈正金拖着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双腿,每天在这里多次爬上爬下,指挥施工,真不容易,很感人。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到该洞演出,看到战士们这样艰难的施工,感动得掉下了眼泪。陈正金的老伴(何正桂)到工地去看望他,也在工地忙个不停,凡是能干的活她都抓紧去干,深受大家的赞扬。铁八师的老领导班子、老首长们,虽然已下令离职休息,但他们仍坚持在工地,帮助新班子工作,让大家很受感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参建官兵拼搏奉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引滦入津工程中,铁八师官兵自制“电动葫芦”,用钢桁架吊装混凝土,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施工中,铁八师有17位同志牺牲了,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解放军干部,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36岁。36团七连副排长唐嘉良,曾16次受嘉奖,2次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在引滦入津11号井工程正洞施工中,先后四次舍身忘死抢救战友和国家财产,40多次只身排除险情,身上留下20多处伤痕,1983年2月11日施工中发生塌方,他被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8月23日,铁道兵指挥所为他追记一等功。周尚孝,生前为39团三连副排长。在隧道施工中,他主动帮助战友,排除洞顶危石,这时他看到有一巨大危石就要坍塌下来,如果他要及时离开就不会出事,但是他为了让和他在一起的战友更迅速的离开,他用力把战友推开,而塌方的巨石却压在了他的身上。周尚孝在医院经过20天的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他当兵13年不为名,不为利,安心部队工作,曾21次受奖,三次临危不惧,舍已救人。1983年1月20日,铁道兵授予他“舍己救人,勇于献身的英雄士兵”称号,并批准他为革命烈士。3月1日,铁八师党委为他追记二等功。

在施工中,铁八师先后战胜大小塌方591次,攻克大小断层239处,排除地下水370万立方米;在深埋斜井作业,人工开挖创造了单面月掘进103.6米、单口月掘进167米的好成绩。由此,铁八师40团被誉为“劈山凿洞的穿山虎”。1983年3月,经过1年4个月的浴血奋战,引滦输水隧洞提前8个月全线贯通,创造了水利史上的奇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

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向天津送水,甘甜清澈的滦河水便流进千家万户,结束了天津人喝苦咸水的历史。铁八师用鲜血和汗水铸造了闻名中外的“引滦精神”,受到赵紫阳、邓小平、万里、杨尚昆、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引滦入津工程成为铁八师作为铁道兵的最后一仗

原铁八师师长景春阳说起“引滦入津”就热泪盈眶,他说:“引滦工程是铁道兵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正是铁道兵的拼搏奉献让天津人民喝上了甜水,并创造了‘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的引滦精神。新时期,我们要把引滦精神传承下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引滦入津”工程赋予天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引滦入津”工程,改变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没有引滦入津工程,就没有天津的今天、没有中铁十八局的今天。数万名引滦建设者的血汗与生命铸就的“引滦精神”,历经三十余载,与时俱进,则更显弥足珍贵与神圣,已成为天津振兴与腾飞、重振雄风的动力源泉。

弘扬“引滦精神”

中铁十八局干部职工把“引滦精神”当做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引滦精神”凝神聚气,塑造刚健有力的战斗作风。

大家都一致认为:“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工程创优的前提,“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才能让企业永保活力,“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让企业具有凝聚力,“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08年,在建局(师)50周年暨引滦入津25周年之际,中铁十八局通过召开1个纪念大会、参观1次“引滦”故地、制作1部专题片、举办1次摄影展等“十个一”活动,激发企业职工“热爱十八局、建设十八局”的热情。

2013-2014年,为打造引滦入津精神文化品牌,中铁十八局积极协助央视拍摄大型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第八集《滦水天上来》,为了还原历史情境、营造时代氛围,中铁十八局配合创作者搜集了大量当时的历史纪录影像资料,采用情景再现、动画模拟、三维动画等手段进行创作,将观众带入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激情燃烧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

2014年12月,《永远的铁道兵》在兵改工三十周年播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多观摩者无不泪流满面,纷纷称赞影片有故事性强、感染力大,令人震撼,给人启迪。中国铁建党委要求各单位局积极组织观看央视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同时召开座谈会,结合“道德大讲堂”,开展如何弘扬“铁道兵精神”、“引滦精神”思想大讨论,为企业实现中国铁建做强做优做大发展目标建言献策,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弘扬“铁道兵精神”、“引滦精神”,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一股强大正能量。

2016年-2017年,中铁十八局又积极协助央视拍摄另一部大型纪录片——《国家记忆》,继续打造“引滦入津”精神文化品牌。

2018年11月11日,中铁十八局集团在津隆重召开建局60周年暨引滦入津35周年大会。

更多详情,请观看视频:

《难忘铁道兵》之 引滦入津

https://tv.cctv.com/2017/09/29/VIDE7YW5cUfsM0WrP5Odr8RR170929.shtml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