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0幼升小】:除了选对学校,面试形式及对于幼小衔接的认知

很多家长都在抓紧2020幼升小的相关事项了,最近有不少家长在问小编,应该怎么更好地选择学校,大家考虑的条件比较多,但是问的有些问题都比较笼统例如什么民办学校的比较好进,这几个公办小学里哪个比较好。

类似这种问题,其实可以从学校相关解析帖,或者学校招生网站、微信等先去自己筛筛选择,此外认识的一些在校生家长给的建议可能更加客观、真实哦,然后大家再在有限的几个比较中意的学校里,结合离家距离、孩子的偏好等进行选择。

关于择校,每个人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有些要求你觉得自己并没有,其实你在意的东西远比你想到的要多,这远不是一句推荐可以解决的事情,择校要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需要你自己尽力抓取有用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情况,慎重做出选择哦。

那么今天,主要想强调下,除了择校外,各位家长还要做好的准备,以及需要帮助孩子做的一些准备。

01:证件方面的准备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入学报名

户口簿

房屋所有权证

父母身份证

《预防接种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报名

A:特别注意居住证、以及租房等证明是否符合政策要求

B:注意每一项证明材料办理的相关事件,宜早不宜迟!!

郑州市居住证

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

父母身份证

《预防接种证》

02:入学面试准备

除了证件是必备的,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简单的入学面试,在面试中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甚至会影响宝贝们的入学。所以,也要抓紧准备入学面试了~

数学方面

主要考查孩子们十以内加减法、简单图形认识等基础知识,但不排除一些比较难一点的知识,需要在家里多加训练。

例题:领航实验学校

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套在一起,中间画一个十字,问一共有几个正方形;分开的两种图形,问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什么图形。

语文方面

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识字能力、看图说话。

注意:有的老师会要求孩子写一写自己的名字,写字时要注意姿势端正,笔画要写正确。

自我介绍

1、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了?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孩子复述故事内容,一步步引导孩子表达清晰完整。平时也可以在公众场合有意识让孩子和别人说话,都是锻炼口头表达的好机会。

2、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喜好,让孩子在面试过程中更为放松。

3、你家住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庭,让孩子知道家里有谁,可以和孩子讲讲家里成员的趣事。这样孩子就不会对类似问题生疏了。

4、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干什么工作的,偶尔可以领他去单位转转,让他看看爸爸妈妈在怎样的工作环境里工作。闲暇的时候和孩子聊聊天,说说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梦想,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

5、你把家里的情况连起来对老师说一遍,怎么说呢?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家里的情况,家里有哪些成员,都叫什么,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平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班里小朋友,谁爱唱歌,谁爱跳舞,让孩子养成良好表达能力。

6、问姓名,父母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常识。家长要注重孩子生活常识的灌输,经常的告诉孩子家里在哪里,附近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父母的姓名是什么,联系方式是多少等等。常识的积累是保护孩子的方式之一,也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7、聊天:姓名,父母在哪里上班,小时候上什么幼儿园

考察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茶余饭后和孩子说说以前发生的事情,比如在幼儿园认识了哪些伙伴,父母的单位有哪些叔叔阿姨,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回忆的快乐。

体育方面

有的学校会考一些体育能力例如拍球、跳绳。因此,提醒女孩尽量不要穿裙子去考试。

才艺准备

诗歌方面:准备一首古诗、一首儿歌;会讲故事会唱歌、表演节目等。

注意礼貌问题

老师会观察孩子在回答问题时的状态,比如声音是否清楚、回答是否明白、是否会主动问好和说再见。

03:三、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很多家长都会走进些许误区,片面性、突击性、断层化的教育多不胜数。更有填鸭式的小学知识学习也是让孩子捡了芝麻漏了西瓜。

幼小衔接不是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也不是让孩子提前接受小学里的生活习惯与科目知识。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定要走出幼小衔接教育的怪圈,别让孩子进行了错误的衔接。

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

明智的做法:

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我们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

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确的认识:

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

明智的做法:

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误区三: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确的认识:

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明智的做法:

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误区四:幼小衔接就是孩子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家长都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因此,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明智的做法

首先,需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从而让我们的言行举止发生一些变化。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其次,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当孩子入学后,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误区五: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正确的认识: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明智的做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

2、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

3、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

4、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家长,你做好准备了吗?

孩子的基础培养,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一起出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