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这家学科类培训机构24小时内完成“营转非”

10月19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一起学”培训学校负责人来到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办理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手续。不到24小时,他就领到了非营利性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成为天津市首家由营利性转为非营利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

“今天来办理‘营转非’。在这里,办理次数由4次减少到1次,大大节省了时间,换发办学许可证和民非登记能在24小时内全部完成办结,这效率真是值得点赞。”对新区高效又便利的“营转非”办证流程,该机构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这家机构是‘双减’以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采取合并办理、先立后销的创新模式完成的第一家‘营转非’机构,也是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试点创新的成果。”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介绍说,作为天津市“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区政务服务办在滨海新区“双减”工作专班的统一指导下,多措并举、主动作为,在压减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工作中超前谋划,大胆创新,目前一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选择注销,一部分选择转成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还有一部分纯学科类培训机构选择转为非营利性培训机构。

据悉,为了帮助这部分纯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转非”,区政务服务办首创编制并发布《非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及《捐资承诺书》,明确告知非营利属性,合理引导登记预期,主动对接12家托管银行,制定统一、最简验资流程,经协商确定,其中工行、建行、中行、农商行4家银行同意免费出具验资类询证函回函或资金证明,减少了机构办事成本,为按时完成滨海新区“营转非”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区政务服务办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全力加快推进“营转非”登记工作。通过加强与区教体局、市场局、民政局等部门的信息互通,通过整合多部门申请材料和表单,减少要件;通过先立后销、倒置流程的办法,解决清算周期长,无法登记新的非营利性主体的矛盾;通过合并办理,实现办学许可证换发与民非登记并联审批,同时发证。

“在换发办学许可证阶段,针对清算周期长的情况,滨海新区实行清算报告容缺后补机制,在所有材料严格审批的基础上,机构承诺在规定时限内补齐,即可在缺少清算报告的情况下先行受理审批,加快办理流程,为机构解决实际难题。”区政务服务办审批四室主任程俊霞介绍,区政务办还通过召开政策业务培训会、微信工作群24小时答疑、对有意向转非的机构主动电话跟进等方式,及时了解培训机构需求和困难,并设专人帮助填写材料,为机构提供贴心服务。

据统计,滨海新区有意向办理“营转非”的机构中,已完成民非名称审核的有46家,目前线上线下咨询渠道畅通,区政务服务办随时准备为“营转非”的培训机构提供最便利、高效的审批服务。

据了解,此项工作新区将于10月底完成,届时没有完成“营转非”的纯学科类机构和保留学科类培训的“综合类”机构将失去实施培训行为的资格。(图片由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提供)

转载须注明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