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的文化,都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的灵魂,班歌,班名,班级口号,班徽,班旗,班服,班级格言等都可属于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文化将会作为一个班级的精神引领,帮助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一间充满爱和尊重的教室。

在良好班级文化的影响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正向的发展,班级也会更加紧密团结。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班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老师想和学生营造一个怎样的班级?你们共同的“班级信仰”是什么?是“成绩至上”、“唯我独尊”,还是“自由平等”、“尊重差异”?

很多老师,他们的教室里看似没有复杂的班级管理工具,但他们的课堂井然有序,让你疑惑的是他们不凶不吼,反而温和有礼,学生不怕他们,但很愿意听他们的话。

那是因为这样的老师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他们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班级文化,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呢?我可以讲一堆道理,但是还是免了。

给大家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也是我自己建立班级文化的步骤,这样你可以参考,觉得不错就直接借鉴,不适合的也就看看就行。

班级名称

首先,我会给自己的班级取个名字。这个名字一旦建立就是有了意义,它便与其他所有类似“一年级三班”、“四年级五班”、2A、3A这些代号有了区别。它不再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有“灵魂”的班级。

所以,取名字就成了我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找一些有象征意义的名字。

一般会从这几个角度出发:

(1)自身形象:像毛毛虫、向日葵,本身就是自带光环,一个努力破茧成蝶,一个积极乐观、追求光明。

(2)经典读本:像小黑鱼,出自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故事赋予它勇敢、机智的品质。

(3)神话传说:像九色鹿,善良和正义的象征。

一般来说,这些名字都是有生命力的,跟孩子自身的生命特征相结合,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自己。

有几类名字我不太会去取:比如“超人”,性别倾向明显,女孩子会不喜欢;又比如“学霸”,这类需要孩子天赋异禀的名字,会让孩子产生压迫感;再比如“小屁孩”,尽管很多学生都喜欢这个人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学习光环”,弄不好还会有反效果。

班级故事

我在选择班级名字的时候,会倾向于有故事含义的名字,从上面提到的三种选名字的方式你就可以看出来。我会尽量找到一个与之相关联的绘本或故事。

比如,今年我们的一个线上英文班就叫“毛毛虫班”,《好饿的毛毛虫》这个故事就是我们的班级故事,我在开学之初就给学生读了这个故事,然后跟孩子一起探讨:你想成为一只怎样的蝴蝶?

要想成为一只勇敢、善良、智慧……的蝴蝶,就要从毛毛虫阶段开始努力。于是学生制作了自己的毛毛虫,把自己期待的品质写在上面。

每次学生做了好的行为或者不好的行为,我就会指着他的毛毛虫问,你是不是正在朝着你想要成为的样子努力呢?不需要过多地去说教,孩子自己就会非常有认同感。

班级口号

班级口号是对班级文化简而言之的一句话,它就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观。不知道大家是否像我一样,回忆起小学的时候,都会记得黑板报上那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开学第一天,这句话对我就像有魔力一样。简单的一句口号,但对我有不断鞭策的力量。

所以每年我都会跟孩子一起设定我们班级的口号。比如我们“毛毛虫班”的口号:It is ok to not know,but it is not ok to not try.(不会没关系,但不能不试一试)。

我认为孩子在我的班上最重要的就是遇到困难多尝试,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只要出现畏难情绪,我都希望他们耳边能响起这句话,从而鼓励他们试一试。

班歌

有了故事,又有了口号,接下来还应该有一首属于我们的班歌。大家都知道歌曲的号召力和传唱率远比碎碎念好太多。所以我必须找一首“洗脑歌”来鼓舞学生的士气。

我给“毛毛虫”班选歌的时候,想到了《隐形的翅膀》,我想每个毛毛虫都有一个还未长出的翅膀,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学生的认同感也很强。

但我想要尝试新鲜的歌曲,最后选了一首英文歌 Try Everything(勇于尝试),这首歌的歌词完美地契合了我们班的Slogan:It is ok to not know,but it is not ok to not try.

当歌声响起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沸腾了,这种感觉是可以相互传递的,我也能感受到学生内心的那种力量。

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有了,接下来我们就在接下来的每一节课上去践行我们的班级文化,让这股温暖传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他们也愿意为了这个有温度的班级而努力。再去践行班级规则就是顺理成章、轻而易举的事情。

持续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开学第一周,树立基调

以上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我开学第一周就要完成的内容,给班级早早树立一个基调,也有助于孩子在“行为收敛期”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如果是等到第二三周再去建立,那时候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行为的“端倪”,就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现在开始也是来得及的,毕竟迟到总比没有好。

定期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班级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有了,接下来就是每天去践行它,但不需要像第一周一样花大量时间去探讨了,可以循序渐进地通过周会、班会等定期巩固,开展一些班级文化活动,这样“疗效”会持久。

班级文化的仪式感

在日常学习中不能老消耗班级文化带来的能量,还需要给它补给一些能量,需要给班级文化“加鸡腿”,比如同学或老师生日、感恩节……都是好机会,这时候制造一点“仪式感”会让班级文化升华,师生情谊加深。关系好了,自然冲突就会减少了。

班级文化表面看上去是一些口号,文字能传递出来的也是一些具体做法,但真正落实下去,是内在的情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者|粒粒赵

来源|Gogolearning教师成长学苑(ID:Gogolearning)

责编| 凳子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