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米香!小站稻这样做出大文章

丰收时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的稻田里,稻浪层层叠叠,人们唱起挠秧号子,唤醒了沉甸甸的稻穗。挠秧号子,起源于津南区小站地区,是稻农们祖祖辈辈在田间挠秧除草时,为了解闷儿鼓劲儿,即兴哼唱并口口相传延续至今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词里,零星地记载着有关小站稻的历史。

村民唱挠秧号子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辽时期,海河南岸咸水沽一带,便结合军事防御和边界屯田,开始种植稻米,现在,人们一般将其视为小站稻的前身。1871年,淮军将领周盛传奉命带兵从河北省青县马厂,到天津驻守大沽口炮台,为了方便部队行军,于清同治末年,修建了一条直通两地的大道,并沿途设置驿站,今天的小站镇正是其中一处驿站所在地,1875年,周盛传开始在相对开阔平坦的小站地区大规模屯兵种田,为军队提供口粮。为了方便灌溉,他们用六年时间开凿出马厂减河,北引海河水,南通南运河,架桥设闸,兴修水利,以小站为中心,开垦出了六万余亩成熟的稻田,黄河水裹挟着富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沃泥沙一泻而下,由南运河涌入马厂减河,滋养稻田的同时,泥沙覆盖在土地上,就像一层天然肥料,极大地改善了这片盐碱地的土壤,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用御河水灌出来的稻米质量相当好,一家焖米饭,周围邻里八家都能闻见香味!”村民们回忆说。

马厂减河

马厂减河上的老闸口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百年来,香甜软糯的小站稻米,作为家乡特有的味道,萦绕在祖祖辈辈小站人的舌尖和心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发展小站稻生产,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逐步改进,稻米产量大大提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天津南郊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3万亩,在供应周边居民的同时,优质的稻种还传到了其他种稻省份,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站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站稻

然而,小站稻的辉煌,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到了七十年代,华北大旱,上游河流节流蓄水,马厂减河也因此失去灌溉能力,沿岸的稻田变成了旱地,稻农不得不放弃水稻,改种玉米、高粱,产量低,效益差;八十年代,村庄周边陆续建起了工厂企业,村民们不再甘于像过去一样,守着一块靠天吃饭的农田,纷纷选择就近或外出打工。随着两岸工厂作坊的增加,曾经哺育万亩良田的马厂减河,渐渐萎缩成了一条干枯的排污河,到了九十年代末,津南区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只剩下了一千多亩,真正的小站稻在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站稻

种业助力小站稻振兴

每年1月,我国北方正值冰天雪地,而海南三亚却是一派葱绿,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的水稻育种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南繁,是指将全国各地水稻、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入冬后拿到南方进行繁殖和选育的一种方法,以此实现农作物加代繁育,提高育种效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新一代育种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再加上当时北方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是常温粳稻,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老百姓也只能靠天吃饭。

华泽田,国家粳稻中心主任,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当年报考的第一志愿就是农学专业,梦想着有一天,咱们中国人的粮食,能由中国人自己育种、自给自足。华泽田的导师杨振玉,是中国北方杂交粳稻奠基人,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培育出适合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杨振玉他们一批育种专家,远赴海南开展育种工作,成为了最早的南繁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华泽田在地里

培育一个水稻品种,从播种、杂交、筛选,一直到抗病抗旱等既定的育种目标,经过水稻一代代生长繁育,逐渐显现并稳定下来,往往需要八至十年时间,老一辈育种专家们扎根泥土中,常年在稻田里风吹日晒,经过数万次的试验,终于成功培育出高配合力的梗型恢复系,率先突破了国际上长期未能解决的杂交粳稻技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国家和人民培育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接力棒,交到了华泽田的手里,一年四季,稻子不歇人不歇,华泽田和同为育种专家的妻子,如候鸟南迁一般,每年准时从东北老家出发,南下育种,十年来,华泽田带领团队,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不断尝试将多年来积累下的优质基因、专利技术应用到小站稻品种培育中,最终繁育出了天隆优619等优质丰产的小站稻品种。

天隆优619,作为天津现有的四种小站稻品种之一,是唯一一种可以在天津地区作为麦茬稻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粳稻,所谓麦茬稻,就是每年麦子收割之后,临近雨季才开始插秧的短熟期水稻,稻苗利用雨水快速生长,生育期比传统水稻缩短将近两个月,如此一来,农户便可以实现麦稻无缝衔接种植,一年之内,一块土地两次收获,今年,是西青区张家窝镇南赵庄村第一年试种麦茬稻,当初村儿里收完麦子,开始水稻插秧的时候,都已经快七月份了,村书记刘建文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没见过这么晚插秧的水稻品种,他说:“稻苗种下去之后我心里一直没根,心想今年这试种肯定失败了”。

事实,是最强大的说服力。粳稻中心的育种专家们,从南赵庄村麦茬稻插秧的第一天开始,便跟稻农们奋战在一起,经常泡在稻田里指导大伙儿如何施肥、护苗,接下来的一个月,村民们眼看着稻苗一天天变绿、蹿高、结穗,收割的时候粗略一算,亩产至少有一千斤,从不敢相信,到喜笑颜开,大伙儿就像看了一场盛大的戏法表演一样,兴奋又满足。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华泽田他们的科研队伍,为水稻育种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近年来,天津坚持走科技兴农道路,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了京津冀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水稻育种温室基地,还修建了年加工数万吨的大型稻米加工中心,打造出了一条小站稻育种、种植、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看着眼前的一切,华泽田深情说道:“我们搞水稻的人就要把双脚踩在泥土当中,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有营养”。

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处在小站稻的核心种植区,村书记郑加林从小在稻田里嬉戏玩耍,对家乡的稻米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他刚当上村书记的时候,正赶上津南区对马厂减河展开大规模综合治理,眼看着河水一天天清澈起来,郑加林的心,再次飘向了记忆中那片熟悉的稻田,他下定决心,要恢复种植小站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会馆村村书记 郑加林

作为小站地区第一个正式提出恢复小站稻种植的村子,会馆村得到了区里的大力支持,区农业部门拿出16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会馆村全面治理荒废多年的土地,郑加林他们利用这笔钱,维修泵站、挖沟修渠,一口气平整出300亩稻田,第一年试种,亩产就达到了一千斤,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18年,天津开启小站稻振兴计划,决心从种子到餐桌,全面振兴我们家乡这个历史悠久的水稻品种,随后,一系列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两年时间里,会馆村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从三百亩,增加到了六百亩,几十年来,村民们无数次梦回儿时的那片稻田,如今,美梦成真,手捧金灿灿的稻穗,这家乡的味道,才算真正回来了。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会馆村这两年一直在筹划着,整合村儿里有关小站稻的全部资源,打造一套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他们先是给自己生产的小站稻注册了商标,同时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投资上千万元,打造高标准农田,修建荷花池、景观栈道,搞起了以稻耕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赶上天气好,一天之内的游客人数就能达到六七千人,郑加林说:“未来我们村要以小站稻为基础,把一二三产业都带动起来,让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大踏步向前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站镇会馆村村民 郝文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会馆村乡村旅游

2020年,天津小站稻被正式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行列,眼下,天津的十个涉农区,都在种植小站稻,总种植面积接近一百万亩。迂回数百年,从兴盛到落寞,再到振兴,小站稻,就像是生长在津沽大地上的一部史诗,不断被人们传诵着。

来源:津云

在看点这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