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清北?先看看名校的退学率!初三、高中家长篇

家有状元郎,加油状元郎!抄袭必究

顶级学霸能进入顶级名校,清华、北京、复旦、上交大、浙大、中科大、人大、国科大,这8所人人向往、趋之若鹜的名牌院校。

最终靠的是什么?

绝大多数的回答:

靠智商!靠勤奋!

其实,这个答案也没错。但仅仅靠“智商”,靠“勤奋”是行不通的。

最近几年,有个名校的数据非常突出:就是其退(休)学率。名校还有退学的?是的!而且已经是高校退(休)学的重灾区。

考生们靠他们无与伦比的智商、勤奋进入了心仪的大学,为什么会中途退出?

因为他们缺少了自律与对自我深度的认知。

清华大学每年的退(休)学率在7.6%,而北大稍低在4.2%,复旦大学退(休)学率达到了12%之高。

背后的原因,高一二的家长们也要开始了解了,特别是学霸级别的!

毕业管控收紧

随着国家三令五申的政策下达,并要求高校提升的学术氛围,如出勤率、论文等各方面严抓。高校已经开始宽进严出。这一政策,让部分高校生无所适从,想混个文凭的,将会无法毕业。

前段时间,近日30多所高校,清退了1300余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已经开始管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自律性差

12年寒窗生涯结束,进入大学,彻底放飞自我。这放个一年半载影响还甚微,就怕不收心,彻底放飞到了毕业,那时耽误的是自己。

正如国防科大马教授所说的:“国科大毕不了业的学生,其实最核心原因并非学业太难或者高校像高考一样有淘汰率,而是因为学生把自己玩废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专业有偏差

这一点也是家长所要重视的!即为了进好的学校,不惜轻视专业。

咱们孩子才读高一,高二,可否吸取到什么经验?

入校就读后,随着阅历、眼界的进一步提升,也知道自己的专业走偏了!慢慢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以后想要做什么,可是目前就读的这个专业是南辕北辙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积极的孩子,及时止损,返校复读!

肖同学:顺利考入清华,因选错专业及日后的规划等,选择退学,复读一年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女孩叫肖梦妍。第一次高考时,她以所在地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因在校成绩一直不理想,也不喜欢,更不会以后从事,最后果断选择退学!肖同学给出的解释:香港中文大学在世界排名中高于清华大学,而且目前所读专业也是自己喜欢的,和以后从事的。

邹同学:二进清华。第一次以664分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因后面的专业课吃力,最终选择退学。第二次以705分的高分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思考:及时止损虽好,但,是否也花费了大把的精力与时间。为什么不提前做好准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消极的孩子

换专业不顺利,又不想下功夫复读。从此混日子,早早结束自己的学业,走入社会,从此顶着一个名校未毕业的头衔。

高一二,距离高考还有时间,现在开始做理智的家长

1、引导孩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时刻保持自律清醒的头脑

2、开阔眼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考试学习

通过现代的潜能测试仪器,发现特长与兴趣并做升学规划。越早发现,孩子就能聚焦自己的潜能与方向,报考专业也将更加精准!

3、家长要提升自己

像今年的“强基计划”,为什么36所985进行大范围的补录,才完成了6100名的招生指标。想当初,全国130万考生报考了强基计划!

因为大部分家长根本没有深入、细化去了解什么是“强基计划”,以为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让孩子尽可能发现真实的自己,家长不止一日三餐嘘寒问暖,更要做孩子高考的后盾与基石。

从常规化,理性分析,持续纠偏,直到高考

终能换来唯一一次精准的射击——金榜题名

人不能在大学呆一辈子,最终是要走上社会。所以考上名校只是某阶段性的身份标签,并不能给你带来一辈子的荣耀。

希望各位家长能理性看待,不是进名校就万事大吉。与其退学、或重读,不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与精力去帮助孩子发现、认识自己,并做出精准判断!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K12教育资讯分享,家庭教育次港湾

欢迎您的关注、留言

标签: 清华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