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航线复航、邮轮引入德云社,滨海这些旅游将有“新花样”

日前,天津市发改委编制《天津市邮轮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写道:

加快构建天津邮轮航线国内循环体系,推动邮轮母港既有国内航线全面复航,适时开辟国内新航线。丰富天津邮轮本身邮轮活动,提升美食餐饮品质,引入德云社、郎朗钢琴社等团体,完善休闲娱乐业态,打造邮轮不夜港。

发展目标

天津市邮轮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邮轮母港功能进一步提升,邮轮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邮轮资源配给能力进一步加强,邮轮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彰显,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邮轮物资供应体系和便利的邮轮旅游服务体系,将邮轮产业打造成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性产业,将天津打造成为在东北亚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邮轮旅游客源地和游客出入境口岸。

恢复期 。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制定并严格落实邮轮复航防疫措施,积极推动国内邮轮公司所属邮轮在邮轮母港静态运营,并适时开辟环渤海邮轮航线和国内沿海邮轮航线。

发展期 。到2025年,推动天津邮轮市场初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航线格局,年接靠母港和访问港邮轮200艘次以上、接待出入境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境外邮轮游客比例明显提升。

打造国际邮轮用品采购供应中心

发挥中国国际邮轮采购联盟作用,推动在天津开展实际运营,吸引国内知名软件集团、金融机构、邮轮企业和战略投资方(包括供应商)共同投资建设采购供应平台,打通与国际接轨的采购供应大数据系统。定期举办采购供应对接洽谈会,鼓励相关企业与国际邮轮公司合作,纳入国际邮轮公司采购供应系统,推动天津本地“老字号”品牌走出去,实现“全国购、全球销”。培育一批邮轮船供骨干企业,提高国际邮轮公司本地物资及商品的采购比例。简化邮轮船供物资检验流程,创新邮轮物资供应监管模式,创建与国际配送业务相适应的海关监管制度。支持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制定出台邮轮船供创新政策,大力发展邮轮配送业务,在已设立出境免税购物区的基础上,打造综合型邮轮船供物流基地,拓展邮轮物资供应全球采购综合保障及邮轮旅游岸上国际配送业务,做大邮轮物流产业规模。

打造国际邮轮港城

依托邮轮旅客综合服务大厅,加快推进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向集邮轮综合服务、休闲度假、购物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邮轮港城发展。完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周边公共交通体系,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公共交通运营线路和运营频次,建立多条由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到国际邮轮母港的公交线路或专线,实现邮轮母港与市区、景区、轨道交通、机场、铁路等人流聚集场所的便捷连接。规划布局快速轨道交通,推动轻轨、地铁延伸至国际邮轮母港。做优做强邮轮旅客海空联运直通车业务。研究在东疆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水上通用机场,发展短途运输、旅游观光、飞行体验、海上应急救援等新业态,实现海空联动。在通往邮轮母港道路、桥梁上,合理设置交通标志牌,为车辆行驶、导航提供便利。规划建设邮轮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游客及乘务人员服务、贵宾接待、邮轮乘务人员培训、邮轮人才国际劳务派遣等业务,提升邮轮旅游服务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吸引一批商业服务、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态进驻,加快补齐邮轮旅游配套服务短板,活跃邮轮旅游经济。

邮轮游线

恢复期 。推动邮轮静态运营。鼓励国内邮轮公司所属邮轮在邮轮母港长期驻靠,大力发展邮轮观光、住宿餐饮、亲子游、老年游、研学游、商务接待、公司年会、婚宴等服务业态,积极涵养邮轮市场人气。

实现邮轮国内复航 。加快构建天津邮轮航线国内循环体系,推动邮轮母港既有国内航线全面复航,适时开辟国内新航线。丰富天津邮轮本身邮轮活动,提升美食餐饮品质,引入德云社、郎朗钢琴社等团体,完善休闲娱乐业态,打造邮轮不夜港。

发展期 。丰富国内游线。大力发展邮轮在津游。加快码头、内河游船、旅游巴士等配套设施建设,策划打造“邮轮+天津文化游”、“邮轮+天津生态游”、“邮轮+天津乡村游”等特色主题线路。加大面向“三北地区”腹地客源市场开发力度,鼓励旅行社开发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为起点、终点的“邮轮+天津游”线路,延伸邮轮游客在津的停留时间和扩大消费。大力发展邮轮沿海游。吸引以三亚、深圳、厦门、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作为母港营运的邮轮挂靠天津。延伸客群腹地范围,增加邮轮母港始发航线,开发以天津为始发至大连、青岛、上海、厦门、深圳、三亚等沿海港口的航线,增强与环渤海、长三角、港珠澳的邮轮联系。试开加挂天津的台湾邮轮航线。

完善国际游线 。大力引进国际邮轮公司在天津设立区域总部,争取更多邮轮公司选择天津作为始发港,鼓励国际邮轮公司开辟和运营母港航线。重点打造面向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邮轮港口的母港邮轮航线。适时开发中远程邮轮旅游航线,增加挂靠港,将航线延伸到东南亚区域,并逐步向亚太和欧美地区国际航线延伸。加大与国际邮轮公司和京津冀三地旅行社联合开发入境游线路力度,增加入境游航次,充分利用 144 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口岸签证政策,吸引外国游客在津旅游消费。

邮轮产品

打造“全国购、全球销”产品体系 。加快推进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好港口大宗商品大进大出和东疆保税港区的综合优势,挖掘具有天津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商品资源,打响“天津消费”品牌。做特小站稻、沙窝萝卜、七里海河蟹等天津地方特色农产品,做精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等天津传统手工艺品,做好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天津麻花等天津地方美食的传承和创新,进一步挖掘反映天津近代工业、运河文化、民国风情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产品,打造天津特色伴手礼,提高天津企业品牌知名度。完善免税店政策,扩大免税店面积,引入城市免税店和离东疆港岛免税店等新兴免税业务形态,引进更多一线知名品牌,丰富商品供应品类,引导免税店、离境退税商店提高国产优质产品经营比重,鼓励游客在津消费。进一步创新汽车平行进口监管服务机制,提高天津口岸汽车进口办理效能,用好汽车保税仓储和转口保税增值服务政策,吸引更多内陆腹地客源来津购车。

打造陆海联动的旅游产品体系。发展滨海旅游。依托中新生态城妈祖文化园、国家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等资源,丰富军事娱乐、高端会议、文化展示等业态,植入酒店度假、文化体验、研学科普等功能,打造“世界海洋文明体验中心”。依托东疆湾沙滩景区、邮轮母港等资源,丰富赛事运动业态,植入免税购物、美食休闲、海上观光、益智童趣等功能,打造“国家海洋休闲运动中心”。依托大神堂渔村、牡蛎礁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大大神堂渔村的改造提升,引入民宿客栈、渔家美食、远洋垂钓等业态,打造“海式生活”国际休闲小镇。依托中新生态城临海新城的东南北三堤、东疆滨海公园、保税区临港湾等岸线,为市民提供公共亲海亲水休闲岸线。

加强河海联动。依托海河水路空间及两岸丰富的工业遗存、历史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深度挖掘并彰显天津卫、民国风情、运河文化、津派文化、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城市特质,将海河打造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遗迹缅怀、水上观光、会展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风华水岸。依托文化遗产、工业遗迹等资源,串联海河赛艇皮划艇训练基地、“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地区)、国家会展中心、葛沽民俗文化小镇、国家海洋工业创意园等重点项目,丰富海河旅游观光、夜间主题演艺、水上体育运动、水上巴士等功能,植入亲民惠民、体育健身、文创体验、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等业态,修复中部绿色生态屏障功能,保持原汁原味生态原貌,打造彰显津派文化的海河双城休闲带。

打造精品游线。结合旅客需求和景点景区分布,主推半日特色游、一日精华游、两日深度游及京津冀协同游等四种旅游线路。半日游主要展现东疆魅力,游东疆湾沙滩,赏东部岸线景观,体验赶海拾贝,逛免税店和进口汽车展厅,吃天津地方美食,购天津特色产品。一日精华游主要展现滨海风貌,畅游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国家海洋博物馆、北塘古镇、滨海新区图书馆、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等景点景区,体验出海当渔民。两日深度游主要全面展现天津市域风情,推出文化博览游、名人故居游、津城工业游、红色记忆游等旅游系列,将知名景区、文博院馆、红色教育基地、人气夜市与时尚打卡地等串联起来,充分彰显天津都市风情、滨海休闲、乡村田园、民俗技艺等特色文旅资源。京津冀协同游主要通过串联三地自然人文旅游景观,推出跨区域精品线路,优化三地旅游产品供给,实现旅游资源共建共享。

滨海潮编辑 阿史

综合自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广播

@原创不易,欢迎分享

@公众号如需转载“滨海潮”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