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小举措 大惠民”北仓派出所务实行动彰显责任担当

公安北辰分局北仓派出所始终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日常工作、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派出所户籍窗口办事效率,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教育整顿在公安机关走深走实、落地见效。

自“海河英才”计划实施以来,北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海河英才户籍都暂时集中落户在“北辰人才”和“北方人才北辰分部”两个集体户中,这两个集体户口的户籍所在地均归属北仓派出所管辖,因此每天来所办理户籍的人员多,流量大,经常在派出所接待大厅里排起长队。针对此情况,北仓派出所党支部主动提高政治站位,深化便民举措,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提高办理效率,减少群众的等待时间,让群众一次办理成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一、推行户籍办理“提前预审”工作措施。针对每日来所办理户籍人员多、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情况,每天上班伊始即安排业务娴熟、责任心强的辅警专人提前主动做好服务,提前对办理户籍群众进行材料审核,经初审材料齐全的再让群众排队等候,材料不全的及时做好告知,避免了群众无效排队等候。

二、推行户口办理“明白纸”工作措施。群众来所办理户籍,能当场办理的马上办好,手续不全的一次告知清楚,情况比较复杂的,民警把所需的材料按照相关政策以“明白纸”方式提供给群众,并写上接待民警的名字和电话,不属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事项也要向群众耐心解释,坚决不对群众说“不”。

三、推行政策解答“微信服务”工作措施。小“微信”见深情,“海河英才”落户人员大多是从外地来津落户,不光直接来所办理户口的人多,来电咨询业务的人更多。往往又有外地口音,有的时候沟通起来存在不便,对于外地群众电话咨询的,又不是简单能说明白的事项,北仓派出所户籍民警往往主动添加群众微信,将注意事项拍成照片发给群众,使群众一目了然,而且群众能第一时间与民警取得联系,无缝对接,从而能够一次性将材料准备齐全,到所一次性办理成功,节省了群众时间。

家住北辰区的李女士曾于70年代作为知青到内蒙古上山下乡,退休后返回天津居住。今年5月份,李女士来到北仓派出所申请将户口从内蒙古迁回天津市。户籍民警在了解情况后详细为李女士讲解了办理的流程及所需材料,考虑到李女士需返回内蒙古调取资料,又添加了李女士的微信好友,嘱咐其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随时联系。李女士回到内蒙古调取资料时由于表达不清,当地工作人员也无法提供帮助,民警了解后通过电话积极和当地公安、社保等部门沟通协调,详细说明了李女士所需的材料,并通过微信照片予以确认。经过多方协调,李女士终于成功将户籍迁回,多年的期盼圆满解决,李女士万分激动,衷心地感谢民警耐心、热情的帮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推行户籍材料“邮寄上门”工作措施。对于群众到所以后,因停电、断网原因无法马上办理的,经征求群众同意,把群众的材料和收件地址留下,办完以后通过快递邮寄给群众,并做好回访确认,避免了群众多次往返办理。

五、推行民警担当“被委托人”工作措施。对于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群众,符合委托办理的业务,群众在津无被委托人的,民警主动担当,当起了被委托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户籍民警吴志刚工作中的照片

新疆籍的学生米热和穆穆,她们就读于天津商业大学,毕业后把户籍落户到了北方人才北辰分部。后来两人又想把户籍迁回新疆,于是来所询问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户籍迁移需新疆当地公安机关开具准迁证后才可办理,但新疆公安机关由于当地政策等原因无法开具准迁证。户籍民警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当地公安机关,经过多方沟通协调,终于成功开具了户口准迁证。但又一个难题出现了,米热和穆穆两人身在新疆路途遥远,两人提出是否可以将准迁证邮寄到派出所。按照规定办理户籍迁移必须本人携带准迁证到场,或者写出委托书委托他人代办。考虑到两人的特殊情况,在天津也没有其他朋友,户籍民警就主动添加了她们的微信,作为她们的被委托人,然后通过快递邮寄准迁证的方式,为两人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使米热和穆穆避免了长途奔波劳碌之苦。米热和穆穆在微信中都称赞北仓派出所户籍民警老吴是非常称职的好警察,好叔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