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公安分局:创立“三全”机制 破解九大服务难题

河东公安是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钢铁队伍,247名民警、575名辅警忠实守护着834平方公里大地上90万百姓的安宁,是省公安厅命名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科技强警工作联系点”,曾三次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局,连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公安局。

在市公安局和河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东公安分局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围绕解难题、开新局、求实效,探索创立了“三全”机制,实现了“点、线、面”结合,有效破解了九大服务难题。在2020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第17名,在2021年度全市第一次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全时空服务

“点”上做足

今年11月份,我市首个“智慧警局”在河东区吾悦广场亮相。“智慧警局”设置有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打印、交通违章查询处理、公民出入境自助查询打印和平安宣传等五大功能区。同时,安装“一键服务”装置,方便群众现场与政务服务窗口民警视频互动,实现警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运行一个月以来,先后自助办理身份证151张,打印临时身份证272张,处理交通违章206条。

从设立“智慧警局”,到开设线上直播,河东公安分局围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破解无实时服务、无互动服务、无效率服务难题,积极探索“点”上创新。

依托“河东公安”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开通“东警直播间”,户籍民警走进直播间,与网友现场互动,在线答疑解惑。策划“你笑起来真好看”系列节目16期,让户籍民警从“幕后”走向“前台”、从“线下”走向“线上”,为群众在线解答问题150余条,参与互动网友达20万人次。该局融媒体中心获评全省政法新媒体示范工作室。

同时,依托“三联”机制,针对特殊人员办好“私人定制”,开通线上预约申请,实现“短平快”专项服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今年以来,提供预约及上门服务1380余人次,开展集中服务76次,开通加急绿色通道200余次。

全链条服务

“线”上做实

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为破解创满意“上热下冷”难题,河东公安分局积极探索“线”上联动机制,将工作做细做实。

建立创满意回访中心,搭建河东公安分局社情民意调查系统,针对特定群体,常态化开展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全面了解民意,找准问题短板,解决无方向服务难题。2018年以来,访问辖区群众21万余人次,获取不满意样本1800余人,基本满意样本7100余人。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电诈问题,2021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全民反诈工作,制发11个红头文件,推出“反诈宣传七法”,第三季度电诈发案环比下降40.4%,中央电视台对此作专题报道。

开展窗口品牌创建和工作法提炼活动,“一单位一品牌”“一单位一亮点”,解决无章法服务难题。刘店子派出所创立的“五心级”工作法被《派出所工作》杂志刊发,温泉路派出所创立的“565”服务法被省公安厅网站发布推广,反电诈、警务保障、食药环侦等五项工作在全市公安机关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提请建立提醒函制度,解决无联动服务难题。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对影响满意度的非涉警突出问题,由河东区委政法委牵头会商研判,制作提醒函,下发相关镇街部门,督促落实整改。将排名靠后的镇街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组织专门力量进驻,帮助扭转被动局面,全面推动平衡发展。

全方位服务

“面”上做广

服务群众是公安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河东公安分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宗旨,围绕破解无回应服务、无结果服务、无驱动服务难题,积极探索“面”上攻坚。在全市公安机关率先完成3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工作,实行“一站接待”“一窗通办”,破解群众“多头跑”问题,进驻以来共办结业务1000余件,审核审批近6万件次。

建立“五级整改”责任制,对不满意、基本满意的群众逐级开展上门走访,满意率由93.73%提升为95.68%。开展季度“服务标兵”、年度“十佳民警”评选活动,4名窗口民警获评“区政务服务标兵”,1名户籍民警获评“河东区十大杰出青年”。

临报融媒记者 邵明习 通讯员 于飞

来源: 琅琊新闻网 原创 编辑:刘玉刚

【来源:琅琊新闻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