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穷但是爱偷东西是什么心理?海归女硕士在商场偷锅:能省则省

01.

刚看到一个小视频,一个女子匆匆地从商场的防盗门禁走过,门响了起来,女子被叫回来,经过工作人员查询,女子偷拿了好几件衣服,甚至,还包括一个炒锅。

这真的让很多人大开眼界,女子自己有坦白,是一名海归女硕士,今年4月份刚刚回国,9月份刚刚找到一份薪水过万的工作,为啥要偷东西?她说因为“能省则省”!

这素质与学历还真不挂钩!

心理素质也是挺过硬的,从她的经历看,是海归,刚刚从国外回来,而且那么堂而皇之地走出超市,好像根本不知道会有监控,会有防盗门禁一般。

很可能,她在国外就这样“能省则省的”,因为国外的超市都是管理比较松散,全凭自觉行为,这女硕士估计也是拿顺手了。

02.

偷会是一种上瘾行为吗?还真是!

曾经有精神病学家专门研究过偷窃的行为,在19世纪30年代,一个名为埃斯基罗尔的精神病学家遇到一个偷窃成瘾的人,这个人的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都很好,自己也知道偷窃行为属于违法的,不好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埃斯基罗尔对这个人的这种行为很感兴趣,并将其名为“偷窃癖”。

这种病症在学术上的定义是: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这些手段也是社会规范不能容忍,患者也同时知晓自己可能会受到惩罚,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其行为目的主要在于获得自我心里的满足或者解除精神或者心理上的紧张感与焦虑感。

这种病症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非常的内在的欲望驱动,却没有明确的动机;

2.并非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是为了报复等,而是无法抗拒内心的冲动;

3.很迷恋行为本身具有社会的危害性;

4.会反复做这种行为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

5.所偷的东西价值并不算高,偷到手自己也经常不用,会转送他人。

6.这种行为通常会在童年或者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在偷盗事件中,大约有5%属于偷窃癖,而其中70%是女性。

这类病症也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的行为之一。

冲动控制障碍是指很多人会被不同的冲动所控制,虽然明明知道不对,却无法实现自控,人群中会有15%这样的行为障碍。

03.

美国好莱坞女明星薇诺娜就被曝出在百货公司偷窃5000美元的衣服,据说,她偷遍美国的大饭店,包括浴室里的浴巾和浴袍,还有套房里的花瓶和银器,还拿走过服装店的衣服,都没有被抓到,最终在百货公司被起诉。

法官宣判她要接受480小时的社会服务和罚款一万美元,她的辩护律师说她患有偷窃癖。

虽然,偷窃癖属于一种心理障碍,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合理的,可以原谅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追本溯源,偷窃癖这种行为也是和这个人的原生家庭存在关系的,比如:

可能是由祖辈看护,祖辈会相对溺爱,满足一切,长大后当有些需求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偷窃心理;

或者有父母离婚或者再婚,忽略了孩子世界;

或者缺乏情感交流,很多家境不错,但父母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孩子;

在学校也是很孤单,没有朋友或者被群体排斥等;

而一旦他们的快乐开始建立在一些不良行为中,他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自我精神补偿的愉悦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如何避免孩子成为此类行为障碍?

1.分清是不是真正的偷

其实,很多小孩子都会经历过“偷”的阶段,比如当孩子明白原来钱可以换来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他想吃某种东西或者某种玩具时,而父母又不愿意满足他时,他可能就出现要“偷”的情况,或者是,他单纯地明白了“钱”的重要性,看到父母衣袋里有钱,就会偷偷拿走。

一般遇到此类情况时,要看孩子的年龄和行为是不是惯常行为,如果孩子年龄较小,不必大发雷霆,可以给他讲清道理,通常,孩子过了那个年龄段,会自然改正。

如果孩子年龄不小了,那就要去探求一下孩子内心在渴求什么了。

2.父母做榜样不要贪便宜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如果父母平时喜欢占小便宜,经常顺手牵羊地多拿一棵葱,多拽一片菜叶,孩子看在眼里,也会觉得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好像还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

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报道,有个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去某家快餐店,看到旁边桌子上有一个手机,她四处张望半天,看没人注意,就指派孩子去取了手机,拿到手机后,连餐也不点了,匆匆忙忙就跑掉了,而这一切都被监控拍了下来。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觉得这些是小事,又构不成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是孩子那里却很难说,古语有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性格养成都是一点一点小事累积起来的。

3.多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

在孩子12岁前,需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样才会在孩子12岁之后慢慢走上青春期时,依旧能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只有良好的情感交流才能让孩子无论面对外界哪种情况时,都会自如对待。

当孩子有某类需求时,父母也会审时度势,告诉他哪些可以买,哪些需要努力可以得到,哪些是一定不能买的,因为孩子内心有了与父母的良好情感链接,也会理解父母,不会再想一些邪门歪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无论那种偷窃癖是不是心理疾患,我们都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孩子合理的需求也给予满足,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一直走在正道之光中。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