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北平解放旧照:何为民心所向?京城密密麻麻的人群给出答案

北京(当时称北平),古称燕京、幽州,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是明清两朝故都,北方文化、政治中心。

自晚清以来这里饱经战火蹂躏,有英法、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先后占领过这座古老的城市,但庆幸的是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这些旧照记录了当时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的场景,何为人心所向?这些照片中密密麻麻的欢迎人群就是答案。

北平解放前夕的1月15日,还在天津抵抗的国军已被歼灭,在北平城内的国军已经陷入绝境,孤军奋战,毫无希望,是否能够和平解放北平已经迫在眉睫。

和平解放固然是好,其背后各方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均功不可没,从民族大义、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去挽救这座城市成为了各方共识,以避免古都像天津那样遭到战火的蹂躏。

为了达到和平解放的目的,双方早在1948年11月18日就开始进行谈判,当时的平津战役刚刚开始,而东北的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整个东北都迎来了和平。

经过多次谈判,1949年1月21日双方终于达成了相关协议,22日傅作义在协议上签字。

其中规定还在北平城内驻守的25万守军要陆续撤出北平市,并接受和平改编。

撤出时间从22日开始至31日所有守军都已经移到城外。

1月31日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个师和特种兵的6个团参加了进入京城的入城仪式。这座久经战火、饱经沧桑的古都终于迎来了和平,至此平津战役宣告胜利结束。

图中为迎接解放军入城的百姓,这些百姓是幸运的,北平城没有遭到炮击、没有遭到战火的蹂躏、也没有经历忍饥挨饿等待停战的艰难时刻,百姓们为和平的来之不易而欢欣鼓舞、摇旗呐喊。

看看下图密密麻麻的人群和旗帜,就知道欢迎子弟兵进城,以及和平永驻才是民心所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非常繁华的地段,街道两侧商贾林立,人员密度很高,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从这条大街上走过的不仅仅是中国百姓,还走过八国联军和侵华日军。

从1月31日北平解放这一天开始,除了中国人和爱好和平的人们可以走上这条路以外,胆敢还有任何不怀好意的侵略者走上这条路必叫其有来无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民子弟兵入城时都要经过东郊民巷,这条街东起崇文门、西到天安门广场东路,是旧中国各国列强的使馆区。曾经的晚清丧权辱国导致西方列强纷纷欺凌中国,仅这条街就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国,比利时,德国等国在这里设立使馆。

因此子弟兵在入城时都要昂首挺胸地在这里走过,言外之意是那段中国屈辱的历史从这一刻起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的尾声,在华北地区的52万国军或被消灭,或被改编,这种和平方式解决战争的模式,减少了伤亡和战火,成为了今后解放湖南、新疆、四川、云南各省各地的范例。古都的古老建筑和文化遗迹得以保留,城市没有遭到破坏,也为新中国建立定都北平提供了保障。

德国武装党卫军明明是外国人为何给希特勒卖命?无论如何军装真帅

1932年的东北“胡子”真实影像,长枪顶脑瓜子上还真是第一次见!

越南1945祭天旧照:阮朝保大帝最后一次祭天,这高端玩法难得一见

俄罗斯帝国1900年旧照:其境内的末代可汗雍容华贵,难得一见

八路军旧照:士兵军装陈旧却训练刻苦,王震将军大笑尽显大将风姿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