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音体美纳入中高考,教育回归少做加法,多做减法

当前,教育偏离了时代方向,陷入了功利主义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漩涡难以脱身。多数地区教育跟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宗旨相背离,不符合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知识经济要求教育回归,回归到以德为先、以核心素养为本,以能力为重、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轨道上。

为了教育回归,各部门各地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为了实现五育并举,个别地区已经将音体美纳入中高考。从当前教育改革形势上看,距离全面推开只是时间问题。将音体美纳入中高考,能够提升中小学对音体美教育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五育缺失的问题。但是,这一举措只治标不治本,并且,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首先,音体美纳入中高考跟实现素质教育是两个问题。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体育的目的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其培养人的各种心理品质为目的。中高考的目的是以选拔和分类。二者的目的不可能达到一致,也就是中高考并不能带来学生体质、美的能力提升,相反,会加剧学生的竞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训练负担。

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只要是考试,分数就是硬道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没有分数,素质和能力是挽救不了升学问题的。音体美纳入高考,如果是笔试,教师会扎扎实实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强化记忆,并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如果是面试和技能测试,教师会专门练习某项技能。

例如体育测试排球,体育教师会让学生天天练习排球,无论学生喜欢不喜欢,擅长不擅长。对于其他项目,体育教师根本不会开设。只要排球拿高分,学生高兴,家长高兴,学校高兴,体育教师就是好教师。

如果按照学生特长和喜好程度去测试体育,那么必然导致考试项目不统一,考试标准不一致,考试结果有失准确性和公平性。不同科目测试结果,最后放到一起去比较,家长和学生很难接受,考试也就失去意义。

音体美纳入中高考,学校和教师会将这几科教学纳入重点工作,学生学习内容和训练量必然增加。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目标是分数,不是素质和能力,这只会加剧应试教育,增加学校和学生负担,不能引导教育回归。

其次,引导教育回归应该对中高考做减法,而是加法。中高考作为教育指挥棒,导致中小学教育急功近利,偏离教育本来的道路。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社会、家长、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单一的,并且是统一的,那就是分数为王。中高考考什么,他们就关注什么。考试科目越多,学校和教师关注就越多,学生负担就越重。这种情况下,只有减少中高考科目,才能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摆脱功利主义教育的束缚,让教师真正去思考教育,让学生真正去思考知识。

或许有人说,中高考不考的科目,学校不会去开设,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升更是空谈。这一点大可不必纠结,在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要实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控轻而易举。对于学生音体美方面的情况,可以进行学习时间的总体控制,进行学生体质和美育素质的基本测试。既要避免学生对音体美片面重视,也要避免学校全面忽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的回归,五育并举,在于中高考的形式,而不在于考试的科目。考试形式不变,考试科目多少并没有多少意义。现行的考试形式,背一背,做一做,就能获得好的分数,又何必去关心能力和素质呢?只有考试的形式让死记硬背、考山题海真正失去作用,教育才能彻底回归。

将音体美三科纳入中高考对教育回归没有多少意义。现在有三个办法或许多少起一些作用。一是大学教育模式下移,实现中学专业化学习;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创新试题模式,真正做到考察内容在书外,道理在书中;三是增加综合科目考察和综合实践能力考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