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工业文明 文化基因强大(图)

任云兰

今年7月,我市出台的《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天津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实施制造业立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实施制造业立市有着强大的工业文化基因。

100多年的工业发展为天津留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东局和西局(后更名为北洋机器局),生产新式枪支、炮弹、火药、子弹、雷管、水雷及其他军用物资,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军工厂。1877年,直隶总督衙门(今金钢桥西)至天津机器局(今贾家沽)试通电报成功,天津拥有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局──津沪电报总局。1879年,天津建成中国第一条军用电报线,北塘炮台—大沽炮台—天津之间的电报畅通。1880年9月在天津成立中国首家电报总局。1881年历时八个月架设线路长达3075公里的津沪电报线正式向公众开放营业,开启了中国民用电报通讯之先河。1880年为加强海防,在大沽海神庙旧址筹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舰艇避冻和检修提供基地。1878年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后,为解决运输问题,修筑了从矿井到丰润县胥各庄的铁路,这既为天津近代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能源问题,又促进了天津的近代交通发展。天津还是我国第一座国家造币厂──户部造币总厂所在地。1890年北洋铸币厂建成投产,1903年清廷决定在天津设立国家造币厂,旧址在今中山路。

从民国成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涌现出华新、裕元、恒源、北洋、裕大、宝成六大纱厂和东亚、仁立两大毛纺厂,成为近代中国纺织行业的领军者。新建了寿星、福星、大丰、民丰、庆丰、嘉瑞等较大的面粉厂,奠定了天津面粉业的基础。火柴、玻璃料器、制碱、制盐、制革、漂染、胰皂、化妆品、瓦斯、灯油、理化药品等工业门类相继诞生,著名的久大精盐公司和永利制碱厂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天津工业也创立了许多中国第一,如第一只国产机械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自行车、第一辆无轨电车、第一架折叠式120型照相机等等。这无数个第一彰显了天津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城市文化精神。

100多年的工业发展为天津留下了创业、创新的发展氛围。天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营商环境。历史上,天津曾以开放的胸怀,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创业创新人才。如湖南的范旭东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和永久黄企业集团,福建的侯德榜制造了“红三角”牌纯碱,二者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翘楚;山东的宋棐卿擎起抵制洋货的大旗,创办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创立了“抵羊”牌毛线;浙江的朱继圣在天津创办了仁立实业公司。据初步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天津市工业协会31名领导成员中,除6名成员学历不详外,其余25名成员中有19名受过高等教育,其中12名是留美、日、英、法、德等国的留学生或实习生,并取得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天津市工业会32名领导成员中,有17名来自中国南方。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家,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为今天的创业、创新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100多年的工业发展为天津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天津形成了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成为天津崇尚工业文明极为重要的历史见证。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工业遗产百余项,其中重点工业遗产近40项。这些工业遗产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并沿海河轴线分布。如在中心城区的大清邮政津局、三条石福聚兴机器厂、造币总厂、芥园水厂、比商天津电车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宝成裕大纱厂、津浦路西沽机厂和天津拖拉机厂等旧址,在滨海新区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太古洋行和开平矿务局塘沽码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塘沽南站和亚细亚火油公司塘沽油库等旧址。这些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天津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而且成为天津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任云兰

【来源:天津市工信局_“1+3+4”现代工业产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