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天大”树!天津大学最美学院15岁了!

“树寿百廿五,花开十五年”

125岁的天津大学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就是树上的一朵盛放的花

今年是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

也是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15周年院庆

短片是这十五年的花絮与集锦,

很多画面你一定没有看到过!

小天选了几张动图带你一睹为快

更多内容,大家还是看全片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天带你一起看冯骥才先生为

《花开十五年》院庆图志一书,所写的序言。

花开十五年

冯骥才

在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第一座大学的校园腹地,开辟出一块人文绿地,一直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是文化的梦想,也是教育的梦想。

实际上,早在世纪伊始,这个梦想就步入现实。天津大学正式宣布我院的成立。五年后(2005年),我们进入了这座标新立异的建筑,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和奋取的征程。我们所做的,正如十五年前我们在光秃秃的校园里栽上的那些青藤小小的幼苗,现在已是蒙络摇缀,翠蔓满园。每逢校庆之日,秋风吹拂,绿色转绯,霜叶胜花,万紫千红,一片灿然的光彩。所以我说:

花开十五年。

十五年里,我们已经组建起一支高效的教研团队,数个在学界颇具影响的国字号的研究机构,并拥有自己优势的学术专业和学科方向;我们累累的教研成果陈列在大楼二层的“北洋美术馆”中。同时,我们所创建的庋藏丰厚的博物馆群,已经成为我校重要的人文设施和通识教育宽展的平台。对了,我们还有一座天人合一的诗性校园。

今年天津大学一百二十五岁。在这个中国历史最久的校园中,我院还是一座年轻的学院,处于成长期。然而,风华正茂的我院,学术思维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有知有行,志存高远。当然,我们对自己的种种不足也常常不满。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给自己的任务是:一边学习与精研,一边创新与奋进。我们的心里始终记着——天津大学需要一座品质精良、学术深厚、富于特色和充满活力的人文学院。我们要做这个事业虔诚的工作者与奉献者。

十五年里,我们一直受到学校的正确领导与各学院各部门的着力襄助,也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垂爱和支持。在今后的行程中,希望我们的背后永远有你们的助力与加持。

2020年10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