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

如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恢复已经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制度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打响的第一枪。高考是一个给普通人机会和希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制度;高考给每一个立志有为的青年公平地提供了进取的机遇、上升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找回自己失落在运动、失落在农场田野、失落在工厂和军营的青春,更给我创造了一个学习深造、改变命运、报效祖国的机缘。

我的家在大山深处,黄土地养育我长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田亩、老死乡里,本该是我的归宿。但是,读书、求学的强烈欲望执著地调整着我的人生轨迹。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制度使我上大学的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令我上大学的梦想几乎成为泡影。

1977年恢复高考,关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使无数在文化的荒漠里徘徊挣扎了多年、在无谓而残酷的政治运动中蹉跎岁月的青年看到了希望;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也唤醒了我那颗彷徨无奈、蛰伏已久的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高考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那些激情燃烧、豪情满怀的日子里,为了圆大学梦,我展开了人生的新一轮冲刺。白天参加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晚上披着田野里带来的一身尘土和疲倦挑灯夜读,温习本来就学得残缺不全而又半生不熟、当时已经丢开5年的文化课。

1977年冬天,我参加了据说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考试,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惟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记得这次高考是各省市自己命题,甘肃省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因为种种原因,我在这次考试中名落孙山,但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激励我鼓起勇气,展开了走向高校的第二轮冲刺。 站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大变革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一个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国家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应该跟着这个时代的步伐昂扬前行……

1978年政治环境进一步宽松,政治审查明显放宽,这一年的高考,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这一次,不仅据说我的语文成绩名列全县前茅,而且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根据我的第一志愿录取了我。虽然没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奇和辉煌,但是命运之神终于向我绽放出了灿烂的笑脸。1978年9月,我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想,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甘肃师范大学,进入该校的中文系学习。

据有关资料显示,恢复高考最初的冬夏两季考试,共招生录取了40.1万多名大学生,只是参加考试人数的1/29,与今天中国大学2∶1的录取比例,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录取率相比,真有云泥之别,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我们大多数人是以农民、工人、军人之身,用镰刀锄头、扳手钳子和钢枪打磨出累累老茧的双手,敲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回首当年,我们是幸运的,更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恢复高考制度;不能恢复高考制度,就难以出现今天这样一种人才济济、精英辈出的喜人局面。拨乱反正,禁锢已久的知识闸门打开了,人才的春天到来了。高考不仅使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而且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崭新的希望。中国真正的改变,就是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的。高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它更是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高考时的冲动与兴奋早已褪去,但是高考为一批又一批年轻人铺就了走向成功的道路。回首往事,生活中有过太多的无奈和磨难,但是参加高考的幸运足以慰我平生。瞭望未来,人生中还会有无数次的挑战不知何时遇到,但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高考的精神将一直激励我及我的同龄人,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苦苦地而又永不停歇地跋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