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隔离点成了他们日夜坚守的家

在青(广)源街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战“疫”前沿阵地的排头兵

是党员干部志愿者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

演绎着一个个感人的“逆行”故事……

在北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从12月22日起,青(广)源街选派贾希尧、王磊、李泊达、马梦圆四名工作人员,前往集中隔离点,参与服务新冠肺炎患者密接和次密接重点人群集中隔离任务。

进入隔离点,意味着24小时的“超长待机”,意味着日夜不休的贴心服务。

从进驻集中隔离点的那一刻开始,面对未知,四个人心里难免有些许紧张,但紧接着的高强度工作,很快让大家进入角色,紧张的情绪反而平静下来。

他们精心照护着隔离人员,自己也成了“被隔离的人”。隔离人员被送到隔离点的第一时间,大家就耐心周到地为每位隔离人员安排房间,细心地核查每一位被隔离人员的信息。为了照顾好隔离人员,大家日夜值守,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隔离场所进行消杀,每天送饭、一天两次体温询问登记、打扫卫生、转运垃圾、背起沉重的喷雾器进行环境消毒……繁重忙碌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常态,护目镜和防护面屏经常被汗水模糊,挡住了视线,“辛苦是辛苦的,但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我们能坚持。”小伙子们笑着说道,脸颊和额头上的压印清晰可见。

“老婆你放心,我在隔离点挺好的,很安全,你在北京要照顾好自己,疫情结束后我们就能天天见面了。”公共服务办公室的贾希尧结婚刚一年,二人婚后一直分隔京津两地,由于疫情已经近半年没有见面了。但他坚信疫情终将过去,于是他将思念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这次更是主动报名参加了隔离点的工作。因为长时间穿戴隔离服,贾希尧通常忙碌一早上后要在休息室坐一会儿才能缓过神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服务好隔离人员,帮助他们安心度过隔离期,虽然很辛苦,但作为一名刚刚转正的共产党员,我义不容辞。”贾希尧说道。

王磊是青泽园社区居委会的副主任,他主动请缨前往隔离点值勤。在看到值勤人员名单时,王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说:“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一刻起,我就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党员身份不是用来标榜和炫耀的,而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回家简单收拾些生活用品后,王磊就赶往集中隔离点集合。看着新婚两个月的妻子不舍的眼神,看着床上正在手术恢复中的父亲,王磊内心有千万个不舍,但想到父亲“有国才有家”的鼓励,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迈出了家门,奔赴防疫的一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我们坚韧又充满希望,用‘一万’的努力,防范‘万一’的风险。”这是马梦圆忙完一天工作后,在朋友圈留下的肺腑之言。17岁前往西藏守卫边疆的他在雪域高原养成了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性格,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他细心地核查每一位被隔离人员的信息,一丝不苟地执行好每一道消杀程序,严密谨慎处理好每一个废物垃圾,他说:“若有战,召必回,关键时刻我们退役军人就得冲得上去,危难关头我们共产党员就得豁得出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李泊达是今年8月分配到青(广)源街工作的工作人员,刚刚离开校园的他充满着青春和朝气,2020年看到大家为了防疫工作奋力拼搏时,他心潮澎湃,很想为防疫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这次主动申请奔赴防疫一线。他每天穿梭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仅送餐及清理垃圾的工作,每天至少需要三轮,身穿防护服,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服务好每一位被隔离人员。“保障隔离人员的需求得到满足就是我们的工作。只要能当好防疫‘守门人’,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李泊达坚定地说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隔离点,看不到惊心动魄的抢救画面,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繁琐和日复一日的坚守,但四名工作人员默默坚守的身影,照亮和温暖着隔离点里的每一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务人员的责任,因为有他们在担当使命,用爱心、关心、耐心践行爱的诺言,才会让我们坚信,只要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他们在战场最前沿,以英勇无畏的气魄和夜以继日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了一面面党员先锋模范的旗帜,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坚守,重要环节有党员引领,为人员力量不足的隔离点增添了红色力量。

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

不过是闪着亮光逆行而上的人

不惧危险、勇往直前

向他们致敬!

文字、图片:青(广)源街

初审:江莹

复审:冯暐 黄熙

责任编辑:李富强

监制:朱京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