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抬头太早不是好事,父母别当发育快沾沾自喜,可能是异常信号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阿杰家宝宝还没满月,已经会抬头找人了,经常抬着小脑袋努力看向妈妈的方向。

阿杰觉得一定是宝宝发育得好,然而她的儿科医生朋友,却提醒她这很可能是肌张力太高,最好赶紧带孩子检查一下。

她将信将疑,不想医院大夫说的与朋友相差无几,表示宝宝肌张力过高,需要立刻进行肢体训练,这可能是宝宝在子宫里脐带绕颈,慢性缺氧造成的。

可知,小婴儿抬头太早可不是什么好事,一般情况下,八周左右的小宝宝趴着时就可以把头抬起约45度左右,但时间并不会太长,这属于泛化反应。

但如果宝宝抬头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便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肌力过高的因素,父母可别当孩子发育快而沾沾自喜,这很可能是他发出的异常信号。

长大的过程总是很慢的,急不来。

“抬头”这一动作也是如此,它需要颈椎、韧带还有肌肉的配合,只有当这三者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令宝宝抬起头来。

很多新手爸妈喜欢拿着玩具逗弄宝宝抬头,但这也要分时机,过早训练很可能造成肌肉和韧带受伤,反而影响身体发育。

宝宝的“抬头”发育:

1.5-2月:

此时的小婴儿能做到凭自已意识抬头,大部分都能在俯卧时抬起小脑袋,努力寻找家长的身影。

3个月:

此阶段,多数宝宝俯卧时能抬起头约45度,此时颈椎已渐渐形成生理弯曲,能学会用手肘在床面上支撑起小小的身体,平衡也保持得不错,能保持较长的时间。

但左右转头仍然是个问题,这时爸妈们就可以拿宝宝喜欢的玩具逗弄了,你会发现宝宝抬着小脑袋转来转去的,与你玩耍。

4个月:

这个月龄的宝宝颈椎发育已经能支撑长时间抬头了,多数俯卧时还能抬头90度。4个月前,有的宝宝可能还会晃晃摇摇的,但这时基本都可以稳住了。

前面讲了宝宝抬头的规律,如果有些宝宝学会抬头的过程与上述不同呢?

抬头过早

前文的例子只是一种情况,其实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都是一样的,希望自家宝宝聪明健壮,但发育有固定的规律,并不是越早越好。

常听有老人说自家的宝贝孙儿孙女,早早地就会扶着坐、站,比别人家的孩子都结实,这可不值得沾沾自喜。

倘若抬头太早,说不定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还有脑瘫可能。这时需要家长对于宝宝的日常行为多细心观察,看看他是否还有四肢僵直、表情呆滞、不会回应大人的表现。

如有多种表现,一定要尽快就医,别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抬头过晚

如果超过4个月,宝宝头抬起的角度还是不大,甚至还晃晃悠悠的,不能长时间坚持,这时就要注意了,可能有以下情况:

过于肥胖

宝宝过胖会影响健康,要是不管宝宝吸收如何,只是一味过度喂养,对健康非常不利。

缺乏钙元素

钙元素的缺乏使骨骼发育不良,也是导致抬头晚的一个原因。

半岁以前的宝宝不需要特别补钙,但维生素D是必需,缺乏会影响钙吸收,平时还要多带宝宝晒晒太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发育异常

如果前面两种情况排除,那么第三种情况就可能是发育异常了,及时带去医院检查才是最应该做的反应。如何正确训练宝宝抬头?

对宝宝的抬头训练,要遵循发育规律,科学引导。不要以自己为主导揠苗助长,只需要创造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即可,具体措施如下:

1)俯卧法:适用小于2月龄的宝宝

方法:令宝宝俯卧,双手收在身下,家长则在前方用玩具吸引他的注意。

方法:还是俯卧,家长一只手以掌心向上的姿势垫着宝宝的下巴,之后慢慢抽出手,如果反复,引导宝宝自然抬头。

2)竖抱法:适用2月龄后的宝宝

喂奶后可以把宝宝竖抱起来拍嗝,训练他抬头,注意动作要轻,且帮宝宝扶好头,避免脖颈受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不能保证这一点,最好还是别训练了,顺其自然吧。

3)胸前俯卧引导法

把宝宝放在胸前俯卧,一边抚摸宝宝的后背,一边逗弄宝宝。

小贴士: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时间都不可太长,而且要选在宝宝精神状态好时训练,之后给宝宝的背部适当按摩一下,舒缓肌肉。

其实宝宝的所有运动发展,都与肌肉的成熟度相关,家长无需过多干预,创造好环境比什么都强。

另外,宝宝出现任何与发展规律不符的表现,都不能大意,最好做个检查,以免造就遗憾。

标签: 宝宝 发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