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士给娃做护理,扭转颈部近180°,“摇头晃脑”真的很伤娃

父母千万别没事摇晃孩子或者掰娃的脖子,个中危险不容小觑。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昨天刷手机,看到这么一则消息,真是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俄罗斯的一名退休护士,为婴儿做颈部矫正护理,居然将婴儿倒提,然后用双腿夹住婴儿的脑袋,猛烈的扭动娃的身体,脖颈旋转幅度甚至达到了180°,期间婴儿一直在嚎啕大哭。

这段影像被放到网上后,引发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质疑这个医生的做法存在危险,许多儿科专家还认为,应该吊销他的行医执照。

类似的情况国内也时有发生,因此而发生危险的宝宝我们也时有耳闻。

婴儿的头颈其实很脆弱

轻微的摇晃对于娃的脑部神经发育确实存在一些益处,但是剧烈的摇晃不仅会伤及大脑连着宝宝脖颈也会受到伤害,而大幅度扭动娃的脖子,伤害自然也不容小觑。

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大脑重量占比体重的27%左右,但成年后这种比例平均会降到2.5%,加上5月龄内的宝宝大脑、颈部肌肉以及颈椎发育都不完善,综上所诉,婴儿的头颈其实非常脆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无论是剧烈摇晃娃的头还是大幅度扭动娃的脖子,都会导致其头颈受损的风险急剧提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剧烈摇晃娃的头颈,后果有多严重?

剧烈摇晃娃的头颈,不仅会严重伤害娃尚未发育完全的颈椎和颈部肌肉,对其正在发育的大脑损伤更大,很可能导致大脑血管在摇晃扭动下出现破裂,造成脑部损伤。

许多娃因此出现了“婴儿摇晃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征(SBS),又称为“虐待性头部损伤”,指的是婴儿头部因为被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猛烈扭动摇晃,导致其脑部出血、眼睛出血形成一种不可逆的永久性创伤。

造成婴儿摇晃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多半是虐待或者照顾不当,近年来因为“医生行医手法不当造成婴儿摇综合征”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美国国家摇晃婴儿综合征中心数据显示,每10万名2岁以下婴儿,就有16~33名婴儿存在摇晃婴儿综合征,这其中有一半左右情况都比较严重,有的甚至会因此夭折。

其中男婴的比例要高于女婴,占比61%左右,这跟男婴更容易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可能有关系。

更让人难受的是,即便许多宝宝没有因为婴儿摇晃综合征夭折,他们的结局也不怎么样,在智力、身体发育等方面都会弱于常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悲剧该怎样避免?

1)更谨慎的照顾婴儿

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粗心大意,是造成这种悲剧的出现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500名婴儿因为被父母虐待或者照顾疏忽导致夭折,其中78%源于父母或者保姆的失职,其中18%的宝宝夭折被证明跟“婴儿摇综合征”有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育儿时一定要注意谨慎,千万不能剧烈或者大幅度的扭动摇晃娃的头和脖子。

2)带娃期间注意情绪

很多婴儿摇晃综征都是父母育儿时疏忽大意造成,这其中包括父母心情不好时拿孩子撒气的情况。

许多家长在育儿时因为娃的哭闹导致心烦意乱,很可能会有意无意的剧烈摇晃婴儿,就是这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动作,很能诱发娃出现“婴儿摇晃综合征”。

除了这种情况,有的家长在带娃玩耍的过程中,也可能也会因为无意识的行为动作对娃造成伤害,家长一定要谨慎注意。

3)避免危险的互动

还有些孩子发生悲剧,着实是父母“作”出来的,这些家长喜欢和孩子进行一些动作危险的互动,一不留神娃就会因此受伤,整不好就彻底悲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比如抛娃接娃、“拔萝卜”等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互动,很容易伤及颈部和大脑。

此外,一些危险的娱乐设施也不适合婴幼儿,比如秋千、摇摇车等,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家长不要轻易给娃尝试。

4)远离各种稀奇古怪护理手法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给娃扭脖子、晃脑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就想通过一些“旁门左道”去给娃“治疗”,但结局往往充满了危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们一定要明白,孩子不管疑似存在什么问题,家长如果担心就及时去医院,毕竟,相比之下还是正规医院比较靠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