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职重回校园,一名不惑之年退伍老兵的追梦路

记者向一帆 通讯员王甘霖

“假如我今年70岁了,回头再看今天做的决定是否后悔,如果不后悔我就决定去做。”做事时发现自己做错了,重新再来很容易,但发现自己的人生与目标偏航,大多数人都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在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生里,一名特殊的“大龄新生”做到了,他就是该校供用电专业扩招班的汪济洪。今年9月,已是不惑之年的汪济洪从单位辞职,重返阔别多年的校园,重整行囊迎接人生的新挑战。

不惑之年鼓起勇气辞职“取长补短”

“在踏入社会后我感受到自己和他人学历的差距,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一定要把握住。”今年40岁的汪济洪是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扩招班的一名新生,去年当他得知国家高职扩招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希望能提升学历和能力。

2013年退伍后,仅有一纸中专文凭的汪济洪选择南下打工。在此期间,他曾在小区物业做过水电工,也兼职发过传单、做服务员。在外工作时他发现,没有文凭寸步难行,自己只能做些零散的体力活,且工资不高。结婚后他便回到江夏老家,进入一家车企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不久,他得知国家高职扩招的消息。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备考,汪济洪被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与其他高职扩招班的弹性学制不同,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要求学生全日制在校就读。当家人听到他要辞职读书的消息后,他的想法却遭到全家人反对。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辞职意味着减少了一大笔收入,而且一少就是三年。”汪济洪说,家人的反对他能够理解,但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今后他将一直为学历苦恼,于是他鼓起勇气辞职重返校园,希望能够读个文凭回来,在校园里“取长补短”。

他是同学眼里的热心“汪大哥”

受疫情防控要求,学校直到9月才开学。重返校园,40岁的汪济洪成为班上20位同学的“汪大哥”。作为大哥,汪济洪也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汪大哥是个特别热心的人,开学刚进寝室,他就很热心的帮大家提行李、打扫卫生,甚至连自己洗衣服时也会挨个询问其他同学,有没有需要洗的衣服他可以帮着洗。”与汪济洪同班的徐国庆说,他的作风还像在部队,有时甚至会主动打扫整层宿舍楼的卫生,特别勤快。

在比汪济洪小15岁的弟弟刘隆看来,“汪大哥”是个全能人才。“我们宿舍的水电或者插座坏了从来不用向学校报修,曾经做过水电工的汪大哥三下五除二的就能给修好,专业技能很强。不仅这样,他还总在我运动时主动帮我压腿。”

听到同学的夸奖,腼腆的汪济洪显得有些羞涩。“来到学校后身份就变了,从小老师就教育我在学校要团结同学,重返校园后我又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大哥。我不能给别人添麻烦,也有义务要照顾年龄小的同学。”热心帮助同学、主动打扫整层楼卫生是他在部队养成的习惯,再次重做这些事也让他仿佛回到了过去最怀念的时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抗震救灾疫情防控需要时他从不缺席

2007年,23岁的汪济洪赶在年龄的“尾巴”来到武警部队浙江省总队服役,一年新兵期刚过就碰上了汶川地震。当时他所在的部队被安排到映秀县附近做后勤保障。

来到灾区,汪济洪和战友就将带来的帐篷搭建起来,指引灾民们救助。“那时灾区的食物都要靠外面往里运,每天我都要从运货的大卡车上把方便面和水搬下,送到救助点。”汪济洪说,搬运的矿泉水很重,没搬多久体力就跟不上了,但在灾区看到的场景让他不敢停下来,实在累了就跟战友一起合衣躺在路边睡一会,醒来继续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已退伍多年的他看到家乡情况紧急,这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又主动报名参与疫情防控。1月23日,汪济洪就来到位于二七路的江岸区医学隔离观察点,直至4月23日武汉“解封”后他才结束志愿服务。

“我很感谢国家能出台高职扩招的机会,作为退役军人还能享受学费减免的优惠政策。”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汪济洪在生活中时常拿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他看来退役军人的身份不仅是一种荣誉,也给他带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所以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阔别校园多年重新拾回课本,原本学习基础就有些薄弱的汪济洪感到有些吃力,特别是英语和数学等科目的学习,让他犯了难。为了补上学习进度,汪济洪课余时间大多泡在图书馆和宿舍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想将电力方面的专业学得更加牢固。

“扩招班上的学生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他们都很有集体荣誉感,学习态度也很端正。”作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扩招班的辅导员,赵然觉得班上的同学身上透着一股军人风范。在了解到班上同学学习基础较薄弱的情况后,赵然也找到班上的课任老师,与老师一起“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知识。

辞掉工作让家庭少了一部分经济来源,入学后汪济洪打算学校解封后在附近找一处兼职补贴家用。“虽然现在的生活有点艰苦,但我还是希望女儿长大后能从我这段经历上学到一些东西。”提起8岁的女儿,原本有些腼腆的汪济洪露出一丝微笑。他希望女儿未来能成为一名记者,因为在他看来不仅是份很富有挑战的工作,也能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人。

至于自己,汪济洪希望能够在未来三年打下坚实基础,拿到文凭后再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他说,他很感谢国家和学校能给自己一个重返校园的机会,他会带着这份希望重头再来,开启人生第二次“新开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