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配音乐、时长不统一、虚假信息多:关于新闻短视频热门争议的十问十答

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中文互联网最流行的内容体验之一,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62亿。

肉眼可见的用户流量和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媒体机构入局,也使得新闻短视频像报刊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一样,成为人们获取重要资讯信息的基础方式。

与此同时,围绕新闻短视频的热点争议也层出不穷。新闻短视频有时长限制吗?媒体做短视频如何赚钱?是不是所有报纸电视台都要搞短视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对话《新京报》“我们视频”总经理王爱军,从业界的角度一起来探讨这些热议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配乐乱象、时长争议和错谬问题

问题一:网络上,关于新闻短视频的配乐存在一些争议,一是同质化,二是乱配乐。您觉得这些现象持续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可解决的办法吗?

王爱军:这一乱象确实存在且很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不重视。新闻短视频的生产是一个综合门类,如何选择背景音乐是整个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短视频这种媒介形态,目前来看还只能算是技术时代的新生事物,过去由文字和图片主导表达方式。而在这一时代所成长起来的部分内容生产者,并未对配乐问题引起重视,于是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其次是不懂。对于有些新闻短视频生产者来说,或许他们重视,但不理解新闻类型与背景音乐的适配性,往往胡乱选一个,因此就很容易减弱甚至误导新闻的表达与传播效果。音乐和新闻是讲究完美结合的,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没有掌握清楚。

再次是没有音乐版权。为什么很多新闻短视频的背景音乐同质性很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选择的音乐很少。像“我们视频”就和优质的音乐库和音乐平台签订了版权使用合同,这样就可以选择最合适的音乐来搭配新闻。而很多自媒体,包括一些公共媒体或机构媒体,他们并没有建立音乐库,结果就是只能去网上找一些免费的、质感粗糙的音乐来使用。

最后是不规范。新闻短视频一直面临着基本操作规范的缺失问题。部分媒体机构,包括审核把关人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使用规范,不仅仅体现在配乐方面,还有字幕与画面的乱用等。

“我们视频”成立运营六年,在这方面已形成了几万字的新闻操作规范,这些标准化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大家谈到配乐乱与错的问题,其实它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去看新闻短视频的生产,出现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在所难免地会引发一些争议。

问题二:第二个争议是新闻短视频的时长问题。既然叫短视频,那您觉得新闻短视频需要严格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吗?

王爱军:关于时长问题我们是没有限制的。

(1)内容的长短没有限制,简单地限制是违背新闻规律的。

在过去的文字报道中,关于文章长短的界定,其实对媒体工作者来说已形成一种基本模式与规范。如果事件重大复杂,文章篇幅就会长一些。反之,如果比较简单,那么可能几十个字就能呈现出来。

(2)短视频的原则是越短越好。

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用户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去接收各种新闻信息。出于这种心理需求,媒体工作者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更多、更真实、更有效的信息即删除掉无用的、繁琐的、注水的内容,因为用户的耐心非常有限。

比如说,我们会要求“我们视频”在3秒钟之内呈现核心画面。在过去,“我们视频”花了近一秒的时间在视频开头呈现品牌的logo,但后面发现这一秒对用户来讲就是浪费。现在,我们已经把logo放到最后面,以此来缩短用户与核心画面的接触时间。

(3)新闻生产必须符合新闻规律,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新闻体裁来决定时长。

其实用户对时长并没有硬性要求,关键在于内容的“含金量”。如果能提供有效信息,用户并不会在意时长问题,但如果这个信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时长再短也不会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4)合格的中长片是新闻短视频团队专业化的标志。

如果一个成熟的新闻短视频团队,不能生产中长片(5-20分钟)的短视频,只是局限于碎片化的、简单化的小视频,那它永远只是处于一种基础阶段,而中长片正逐渐成为检验团队是否专业升级的一道门槛。想要做中长片的新闻,需要能够较为成熟地驾驭一些复杂问题,具备深度挖掘话题价值的能力,同时要避免刻意地把简单信息拉长,以此保障高度的信息含金量。

图片来源:Pexels

问题三:第三个争议是,用户在消费短视频时,核实新闻真实性是比较困难的,短视频目前也很难在页面里提供可直接点击的超链接以供溯源。这是否会加剧虚假新闻的传播?

王爱军:确实会存在这样一种纠结,既要求快,还要求真实;既要用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同时也要提供全面的信息内容,这是两对矛盾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消费类和新闻消费类的对比来看,人们对这两类信息的要求和宽容度是不太一样的。当我们看娱乐新闻时,即便它是虚构出来的,也能被接受。但面对新闻视频时,真实性一定是首位的。

比如“我们视频”就要求每条新闻必须经过三审以上层层把关才能发布出去,这是专业机构的一个基本要求。尽管短视频本身没有办法去提供可点击的事实来源链接,但实际上当机构媒体发布新闻产品之前,它已经完成了一个严格的产品质检过程。

(2)关于会不会增加错误信息传播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方面,与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相比,确实有增加错误信息传播的风险,这是时效性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反转”现象带来的积极效果,即前面那个信息可能是错的,经过反转后就呈现了事实真相,甚至会有反转再反转的过程。

在一个开放流动、共同生产、监督矫正、持续发布的信息社会里,很难有一种错误信息可以永存,一定会有准确的信息由另一帮人来纠正。当所谓反转现象出现的时候,它便是对错误信息的矫正。这个社会本身就具有一种自我矫正的能力,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3)关于新闻更正的理念问题。正如同马克思提出的“报刊的有机运动”一样,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为一些错误的新闻去辩解,因为哪怕再短的新闻,它的真实性都是媒体须严格遵守的规律,如果能够有效把关,那错误信息得以产生的空间就很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靠什么变现?付费订阅有前途吗?

问题四:目前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作为其中的一个类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市场有多大?在商业化上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王爱军: 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那么新闻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大概也差不多。比如消费娱乐信息的人,也会去看新闻短视频,两者是一种重叠关系,因此这个数据比较接近。

谈到新闻短视频的商业化问题,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的确困扰着很多媒体机构,但我觉得有几点规律性是可以去探讨的:

(1)新闻短视频的商业模式是to B(政府或企业)。机构媒体作为新闻短视频的生产者,其商业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另一个机构,而不是to C(消费者)。

比如说有些机构媒体尝试直播带货,事实证明效果不好。从正常思维来讲,消费者很难去一个新闻短视频的平台上购买生活用品。所以to B才是它主要的发展模式,机构可以通过自身的生产和传播来增加另一个机构的美誉度,这是核心问题。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平台都不能做电商领域的探索,需要厘清的是,这种方式不可能成为主流。

(2)由过去的“影响力变现”逐渐发展到“公信力变现”的能力。随着新闻产品从文字图片更多地转向视频化时,广告也在向这一形态推进,这足以预见新闻短视频商业化广泛的未来增长空间和可能性,但需要一种双向的努力。既要让社会机构认识到短视频广告的重要作用,来共同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也要求机构媒体在运营视频化广告时,从创意、制作、发布、跟踪、评价等每个流程都要打破传统媒体的服务模式。这就是双向努力的过程。

为什么说短视频商业化的效果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主要是因为企业家都会找一些自媒体或者专业的广告拍摄团队去做。同时,机构类媒体对短视频专业性运营的规律和操作模式还不太了解,因此就容易和广告主形成一种断裂的局面,还需要未来更多的磨合和探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Pixabay

问题五:您指出的新闻短视频商业化以to B为主,是否意味着以广告为主,而付费订阅的空间不大?

王爱军:这需要分情况来讨论。一类是泛资讯新闻的订阅空间不大,因为这类信息很难实现独家所有,信息价值也并非用户刚需,况且用户长期以来早就形成了免费的习惯。

另一类就是中长视频,它是可以尝试进行收费的,前提是要有一种非常独家和深刻的信息提供。此外,中长视频还可以通过企业的冠名和植入收费来变现。总之,只有把内容做好了,才有可讨论的商业化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内容下沉、边界模糊,如何做优质内容?

问题六:新闻短视频的内容持续“下沉”,越来越多过去被认为没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经过短视频化处理成为了新闻。那么,您觉得新闻短视频的边界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短视频能称得上新闻短视频?

王爱军:随着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对于“什么是新闻”这个基本概念似乎都有重新理解的必要。

一个规律越来越明显,就是“别人不知道的就是新闻”。也许某个东西已经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但并未普及到受众的认知中,而你把它揭示出来了,它就是新闻。

第二个规律是,信息越发达,人们不知道又特别想知道的信息反而更多,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所以新闻业永远不会闲着。

第三个需要明确的是,新闻有强弱之分。比如说冲上热搜的话题、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或者一个突发的重大事件话题,这种被称为“强新闻”。“弱新闻”就是可知可不知、关注度不是特别高的信息,又被叫做泛资讯新闻。但它们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没必要过于纠结。

作为一个机构媒体,当然要努力去做强新闻,要为用户提供最值得关注的社会性话题。与此同时,也应该允许有一些弱新闻产品的存在。这个社会本就是多元的,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没必要对新闻进行过多的界定和限制。

问题七:当下的新闻短视频质量仍参差不齐,在提升内容品质方面有没有可供分享的经验或方法?

王爱军:当下的新闻生产是立体化的。一方面,我们一直保持泛资讯类作品的产量,它好比是一种“快餐”,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但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大餐”来增加营养。那么大餐体现在哪里呢?其实就是深度化、现场化、思想性、栏目化(品牌化)的新闻产品。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餐品”。

“我们视频”大概在三年前就已经按照“大餐”的标准向深度化方向发展了。到目前为止,也推出了一些比较知名的栏目,像《出圈》《紧急呼叫》《回到现场》,国际新闻栏目《世面》《懂世》,以及今年推出的《你以为呢》,还有《暖一度》等正能量报道、《身后是我的国》等深度系列策划报道。这些“大餐”和泛资讯类产品的“快餐”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了新闻短视频一种较为完整的生产架构和生产模式,努力满足不同用户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能力和意识也是重要性影响因素。升级版的深度化内容生产,确实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和经验储备,它不是仅靠热情就能做起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历练,这是每一个机构媒体新闻短视频生产中所面临的课题,但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无视频不新闻”等说法过于理想

问题八:最近这两年,一些媒体提出了“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您怎么评价这个思路在当下媒介市场的可行性?

王爱军:有的提出了“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还有的媒体提出了“全员视频化”的观念。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不太切合实际。为什么这么讲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反复提到的新闻规律问题。用最短的时间、最合适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这是媒体行业形成的共识。但信息的传递不止于视频形式,还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多样化的渠道接触方式就决定了新闻不可能只有一个面孔,所以“无视频不新闻”的说法有些绝对了。

比如说某些地方的会议新闻以视频形式呈现,内容如果仅仅只是当地领导发言的片段,这种形式很难有好的传播效果。还有的媒体,把一些政府通告的文字截图放上去,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像视频。与其这样,不如直接用文字去表达,因为文字还可以让人们进行跳跃性阅读节省时间。

(2)成本问题。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用户的时间成本,即用户要花多长时间去接受这个内容。比如一句话新闻,本来只需要几秒钟便能传递一种信息,甚至有时候只看标题就可以接收的信息,非要把它弄成短视频,用户就会觉得不划算。

另一个是生产成本。将一个文字记者就能写出来的东西加以视频化,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如果这个产品没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那么这种成本对机构媒体来说也是难以承担的。

(3)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用视频来表达?应该形成一种共识和原则:核心画面。如果一则新闻信息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动态核心画面,它基本上不适合用视频来表达新闻。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近50%以上的视频新闻都是社会新闻,因为社会新闻具有核心画面。而娱乐新闻占20%左右,剩下的才是时政等其他新闻。

至于“全员视频化”,更是不现实的。视频生产需要高度专业的职业技能,如果把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培养成高质量的视频生产者,将会花费相当大的成本和精力。事实也证明,“全能记者”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身最擅长的表达方式,不能要求所有人去视频化。最后,对用户来讲,图文类新闻也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理性地对新闻生产做出客观判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Pixabay

问题九:既然如此,那么对于转型中的报纸和广电媒体而言,新闻短视频行业目前是蓝海还是红海?正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王爱军:就我个人观察而言,这个问题还无法下结论,可能两种都不算。有些媒体觉得是红海,但有些媒体觉得还是蓝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目前的新闻短视频生产的确进入了一个沉静期,也可以看作“红海”“蓝海”之外的“静海”。即大海不涨潮也不退潮,正处于无风无浪的冷静期,由过去的心潮澎湃逐渐变为一种深度的思考。全国范围内生产新闻短视频的媒体机构,都在各自努力探索生存发展之道。从目前来讲,行业内竞争似乎有些弱化,因为它们所面临的问题各有差异。

对于这个阶段,具体有三个思考和建议:

第一,理性探索生存发展之道。在这个阶段中既要保证理性,又要寻求差异化发展。

第二,内容升级迫在眉睫。靠一种作坊式、粗放式的生产很难满足用户需求,这要求机构媒体进行内容升级,即我们此前所谈到的深度化、现场化、思想性、栏目化和品牌化的升级等——“小菜”有了,“主菜”该上桌了。

第三,短视频行业发展从最初的“几枝红杏出墙来”到“百花争艳各芬芳”,再到现在的“低头不语暗思量”。这个理性阶段看似有些沉寂,但也孕育着机会。继续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的战略,把人才储备好,资源调配好,未来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试新闻短视频岗位,可做哪些准备?

问题十:这两年就业话题一直很火热,最后一个问题是替学生们问的,您认为优秀的新闻短视频人才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有这方面意向的大学生可以做哪些准备?

王爱军:我觉得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

(1)首先要有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个人一定要有公共意识,有一种能服务大众喜怒哀乐的价值追求,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让网上的情绪去左右自己的思维。面试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的观点完全是网络上的偏激言论,这是务必要去避免的。

(2)要有作品。面试时不能只有一页纸的简历,介绍自己读过哪些书、上过什么课,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多数毕业生拿出来的简历大同小异,这并不能显示出个人优势,所以必须要有作品能够拿出来。所谓的作品,可以是发表的,也可以是未发表的,哪怕开过一个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都行,作品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3)一定要有吃苦精神。新闻类短视频生产的时效性、现场性就要求随时出发,及时赶到现场,往往要到偏僻、危险的地方做新闻采访,要能吃苦。

(4)具备新闻视频生产的专业技能。即关于拍摄、剪辑、配乐、发布、运营等相关的经验与能力。这些技能需要大学生提前到一些专业机构做实习工作,适应媒体的工作状态和节奏。我们所需要的新闻短视频的专业记者和专业编辑,至少得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培训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提前去一些新闻机构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快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了作品、培养了吃苦精神、具备了专业技能,找工作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今日互动】

你会经常观看新闻短视频吗?你觉得目前的新闻短视频有哪些优势和待完善之处?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全媒派》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赵云死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赵云真的是被绣花针吓死的吗

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彪炳的名将在民间传说中竟然是被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给吓死的,这个说法靠谱吗?赵云赵云被绣花针吓死是否可信?赵云的真正死因赵云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上记载赵云是病死的。而赵云一代名将,病死于床榻,真是可悲可叹!

董卓死后不到两个月,王允为何在人生巅峰迅速跌落神坛?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汉献帝大病初愈,群臣前往拜谒祝贺。司徒王允借机煽动吕布,在途中杀死了权倾朝野的董卓,他当众宣布了董卓的罪状,并“夷三族”。长安民众奔走相告,欢欣鼓舞。不到两个月,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吕布败逃,王允被杀,什么原因导致王允在人生巅峰迅速跌落神坛,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呢?

意大利移民们日常生活方式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计划移民意大利,那么跟着老资料网,一起看看意大利移民们日常生活方式介绍,欢迎阅读。此外,意大利适宜的气候以及完善的福利也给意大利移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保障。无论是本地人民还是意大利移民,挂急诊都是免费的,政府在就医方面还会有90%以上相应的优惠补贴。

准备养狗:狗狗咬拖鞋怎么办?如何制止?

狗狗爱咬拖鞋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多狗狗都有这类喜好。年幼的狗狗多是因为长牙、换牙造成的不适而导致它们喜欢啃咬拖鞋。而年长的狗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性,让它们养成了喜欢咬拖鞋的坏习惯。那么狗狗咬拖鞋应当怎么办,应当如何制止呢?要经过实际训练慢慢地纠正狗狗啃咬拖鞋的坏毛病。

蓝花楹种植方法技术

蓝花楹是南方少见的开蓝色花的高大乔木,每年的夏、秋两季各开一次花,满树紫蓝色花朵,十分雅丽清秀,观赏价值非常高,是著名的观赏乔木。下面一起来了解蓝花楹种植方法技术。

菠萝里有什么物质会让人舌头发麻

菠萝里面一般都会有菠萝酶,吃了之后就会就会容易导致舌头发麻,出现舌头不适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喝淡盐水和牛奶。菠萝里有什么物质会让人舌头发麻菠萝之所以吃后会感觉麻木,主要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一定量的菠萝酶,可以对舌头产生一定的麻木感。引起舌头麻木的主要原因是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分解了舌头表面的蛋白质。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