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负增长,取消中考,能挽救下滑的生育率吗?

我们很快就能够看到,2022年的人口状况到底是怎样的。

按照计划,我们将在1月17日公布2022国内人口状况,换句话说,还有三天,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历史性”的答案,这个答案的结果我们可能大致也已经知晓,但在答案真的来临时,我们又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这是自1961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国内2022年出生率已经跌至历史新低,新出生婴儿不到1000万,低于2021年1062万的出生人口,而2021年的出生人口已经比2020年低了11.5%。

按照这个趋势跌下去,是非常可怕的。

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汪峰说:“在不到8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人口规模将下跌45%,近一半的人口减少,那时的我们将变得让世界不认识。”

挽救生育率,迫在眉睫。

我们的人口在2021年增加了48万,使人口总数达到14.126亿,联合国预测今年我们的总人口开始负增长,而印度人口也将在今年超越我们,使印度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联合国专家则预测我们的人口将在2050年时减少1.09亿,减幅比他们在2019年所做的预测扩大了三倍之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排名前十的人口大国中有九个国家都遭遇出生率下滑的问题,但不同的在于,我们的出生率不仅在这些国家中垫底,而且大大低于经合组织为保持人口稳定而制定的2.1的标准。

回顾历史,我们在几十年内为人口增长过快而头疼,也为人口增长过慢而焦虑,要弄清楚这几十年来人们对于生育这件事的看法,就不得不谈到经济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人们焦虑和不确定性,以及养育成本的增加。

梁建章和任泽平等人创立的育娲人口研究智库早年间就曾发布一个报告,称我们的养育成本是美国的四倍,德国的三倍,平均国内家庭把一个孩子养育到十八岁,需要花费近五十万元。

而在上海、北京等地,把一个孩子养育到十八岁,需要花费近百万元。

这还不包括十八岁后的大学费用、就业、结婚买房等等,实际上真实成本要比这个高得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80年代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又在2016年开放了二胎。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更好的生活,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在一个孩子身上做更多的培养和投资,这时候生娃就不单单是简单的养育,而是培养和投资教育。

80年代大家普遍没钱,因此生娃依然还是传统上的“防老”属性,但过快的人口增长又一度被担心“拖累经济”,而在严格的“计划生育”下,我们的出生率有了很大的明显变化。

据说“计划生育”少生了两亿人,而今天的二胎和三胎,能否多生两亿人呢?

在我看来很难很难。

新生人口之所以非常重要,那是因为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对于新生儿来说,孩子们的一切投入都会转化到消费层面,刺激人们的就业、收入增长,而当一个孩子长大后参加工作,又会反过来就业、消费,从而对经济实现正向的循环。

这是出生率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就在今年,济南和深圳先后准备出台一系列刺激生育的措施;深圳的试行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生一个孩子奖励7500元,生两个奖励11000元,生三个则奖励19000元。

在地方生育补贴有限的情况下,这对生育的刺激到底能够起多大的作用,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观察。

但根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本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孩子教育的天价费用、令人望而生畏的高考、以及婴幼儿入托难等问题都是导致今天生育率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人口学家易富贤预计国内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到2050年将高达37%,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去年只有14%,1980年仅为5%,如果出生率持续下滑,劳动人口无法得到补充,而庞大的老龄化群体,都将成为制约经济的负担。

要想不补贴就能够刺激生娃,这似乎很难,但梁建章和任泽平等人似乎想到了一个不发钱就能够刺激生娃的办法,那就是降低养育成本,取消中考。

在本月以梁建章、任泽平等人创立的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发布了《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2版》,这份报告中建议:“把基础教育阶段提速两年,16岁就能上大学,家长的负担减轻了,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大部分人20岁大学毕业,就能够更早地走上社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成家立业,也有利于生育率的提升。”

该报告指出,导致低生育率的最重要原因,是孩子的教育负担过重。

报告将国内学生巨大的教育负担量化,以教育为切口,提出了多个改革建议。例如托儿所奇缺,仅为5.5%左右,供给缺口巨大,对比发达国家相差好几倍。

又例如中小学代价太高,过于内卷,过快的“普职分流”,负担重效率低等等。

基于上面这几点,育娲人口研究智库建议,把基础教育提速两年,16岁上大学,20岁参加工作,这样年轻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事业,以及谈恋爱结婚生子。

梁建章说,缩短学制可以减少一部分浪费,12年学制变成10年,中考取消,高中复习阶段从两年变成一年,人最佳的创新创业年龄是在30岁左右,缩短两年学制22岁就能硕士毕业,职业上就多了两年黄金窗口期,如果这两年的能力和薪资的提升是每年10%,意味着整个职业生涯增加20%的产出。

而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35岁,女性提前完成学业,可以更从容地处理职业与家庭的时间冲突,多出几年时间来建立家庭和生育孩子,如果在校能够减少两年,将提高10%-20%的生育率。

取消中考,降低教育负担,能挽救下滑的生育率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一个共识是,出生率的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加固,是影响几乎所有人的利益,我们的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小,我们的人口红利会越来越薄弱,连带着薪资增长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此,挽救出生率下滑对所有人都有益,这是事实。

但问题在于,如果让20岁的年轻人就读完大学,参加就业,这会影响多少人的利益?又有多少人能够因此而利益受损?

我想,如果让改革先行的教育体系,受损的或许会是所有上班族。

尤其是,我们还需要问清楚的是,我们的市场能够短期内涌现这么多的就业群体吗?

这两年的青年失业率大家都有目共睹,职场的内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是一个长期性的现象,内卷是因为竞争激烈,机会太少,才会导致的竞争耗散。

因此,先行状态下的任何教育改革,都可能会导致今天的中年危机职场现象更为强烈。

说到底,要想挽救生育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想各种各样的思路,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核心问题还摆在那。

生育率低的前提是年轻人不愿结婚,或者结婚年龄推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2021年我们的结婚人数为764万对,我们假设一对夫妻平均下来,按照我们的生育率,就是生一个多一点,有了结婚人数低,才会导致生育率低。

因此,生育率低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本质的社会结构,以及今天年轻人所面临的一系列各种问题。

这其中所牵扯到的利益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薪资增长、劳动力成本低等等,加上结婚成本高,以及后续的教育成本、养育成本等等,这一系列相加,才最终导致了今天下滑的出生率。

要想挽救生育率,隔壁日本已经在做的是免托育费,给每个孩子补贴50万日元,但即便是这样,日本的生育率依然很低。

而我们的情况更复杂,养育成本是日本的四倍,理论上说,要想刺激生育,恐怕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但和挽救出生率相比,我想没有什么比人口更重要。

生育始于结婚,终于就业,一个人的出生在今天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吃饱喝足,要结婚、要养育、还要投资以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而这些,才是核心问题,才是我们应该直面的问题。

如何让大部分人受益,这是挽救生育率的一个难点,而最直观有效的方式,当然还是现金补贴。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标签: 生育率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国色天香数牡丹

后来李世民登基称帝,为感谢牡丹之功,就御封牡丹为“花中之王”。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大怒,便将牡丹贬送洛阳,从此,牡丹便盛开于河南洛阳。牡丹花不仅观赏价值高,又是一味名贵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牡丹花的根皮含有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元苷、芍药苷、甾醇、生物碱、挥发油等。

明朝开国功臣大多下场不好,为何朱升却能安享晚年?

急流勇退就在朱元璋完成霸业之后,已经71岁的朱升提出告老还乡,尽管朱元璋一再挽留,但朱升毫不动摇坚持要走。不过细想起来,也不能怪朱元璋绝情,他虽文化不高,但警戒心很强,也正是凭借这种本能,他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最终走向成功。

山东招远麦当劳血案案目击者称愧疚

截至前晚9时,在百度招远吧,这样一则调查帖已收到1056个回复,成为招远“5·28”血案发生后的最热门话题。也正是这场血案让招远这个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城市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中。5月31日,央视新闻重磅报道招远麦当劳血案,犯罪嫌疑人“光头男”出现在电视上,首次讲述行凶动机。

母鸡下蛋一般在早上还是下午

母鸡一般会选择在早上的时候下蛋。母鸡在产蛋的时候还需要观察母鸡的状态,观察是否出现拉稀或者羽毛蓬乱的情况,在晚上的时候还需要听母鸡是否有咳嗽和打喷嚏的情况,如果有这些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在给母鸡喂食的时候还需要增加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补充产蛋消耗的营养。

奶油冰淇淋怎么做

首先制作奶油冰淇淋需要准备以下食材,分别是淡奶油,蛋黄,水以及白砂糖。将这些食材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来做奶油冰淇淋了,做出来的口味跟外面买的差不多。这样做出来的奶油冰淇淋,是挺好吃的,而且自己打发的奶油更加细腻一些,甜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进行调整。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吃什么好呢

健康的身体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脾胃虚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容易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这样就会不能更好的吸收食物的营养价值,有的时候还容易增加我们的肠胃负担,所以想要肠胃变得更加的健康一定要调整好饮食,下面一起了解下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吃什么。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