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人带孩子现场曝光,他每天做的3件事,引来全网点赞

作者:主创团·肉肉妈

前几天,看到网红张踩玲的一段视频。

过去三年,张踩玲因为疫情滞留国内,女儿崽奥达都是跟着爸爸在国外生活的。

张踩玲问崽奥达:“用一个词来形容爸爸,你会用什么?”

崽奥达不假思索地回答:“有用的。”

这个答案令人惊讶。

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们吐槽:“爸爸是世上最没用的母婴产品。”

传统的中国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们白天在外工作,回到家精力也放在手机上,不是回复工作消息,就是刷视频、打游戏。

“忙”、“挣钱的”、“没什么存在感”,就是多数孩子对自己爸爸的评价。

就像画家刘墉说的:

“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因为在孩子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还有的爸爸喜欢在家里“指点江山”,指责妈妈不会教育,孩子这里做得不好,那里不对。

但在张踩玲的视频中,我们看到,崽奥达爸爸每天都会陪孩子玩,从不指责、唠叨,更多的是带着他们去探索世界。

原来,孩子们眼中的“有用”爸爸就是三件事:不说教、多陪伴、做榜样。

不说教

知乎上有网友问“父亲爱说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是:

“每天睡前我爸都会跟我说,年轻人不要睡那么多觉,早睡早起养成好习惯,清晨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学习工作效率最高……

有时候早上我都爬起来开始穿衣服了,一听到我爸敲门或催促的声音,我就会钻进被子再睡一两个小时。”

武志红在一场讲座上说:“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

父亲的思维偏理性,总是喜欢以过来人的姿态,硬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经验。

说教意味着否定,表面看是关心,实际上是指责、不信任。

哪怕这些话是父亲几十年人生的经验总结,可对没有经历过的孩子而言,感受到的只是强迫。

情绪不好的孩子,听不进任何“道理”。

同时在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多久,从而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就会导致父亲越讲道理,孩子反而越抗拒。

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最不该被忽视的,是孩子的感受。

表哥讲过小女儿朵朵的一件事。

3岁的朵朵吃饭又慢又少,表哥担心营养不够,总会强迫她多吃几口,嘴里还絮叨着:“再吃点儿,再吃点儿,吃得多才长得高。”

每一次吃饭,朵朵都会大发脾气,表哥心想她真不知好歹。

直到有一天,朵朵吃苹果,第一口很甜,她就想喂爸爸吃。

表哥说自己不想吃,朵朵就像没听到似的,拿着苹果就硬往他嘴里塞,还一边催促:“爸爸你吃,爸爸你吃,就吃一口。”

表哥刚要发火,突然就意识到,朵朵被逼着吃饭时的感受,跟自己现在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无助又愤怒。

从那以后,表哥再也没有强迫过朵朵吃饭。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自从朵朵可以自己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之后,她不仅吃饭吃得香甜,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再不高兴也不会发脾气,而会跟父母好好说话。

有一句话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幸运,是被父母重视他的感受。

有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

只有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孩子才能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将关注点转移到事情本身上。

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当父亲停止不厌其烦的说教,看到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听得进父亲的话,才能主动变得更好。

多陪伴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了一个“神仙爸爸”。

为了让女儿少玩手机,郑州的张帅用纸箱、矿泉水瓶等,亲自为女儿设计了上百种好玩又益智的玩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00多款玩具,每一款都让女儿爱不释手,跟爸爸玩得不亦乐乎。

家庭教育是一件围绕幸福展开的事情,这句话在张帅和女儿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孩子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他对未来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弄清楚周围一切未知的事物。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父亲的陪伴。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父母的带娃方式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妈妈会更多擅长于孩子的喂养工作,而父亲更倾向于陪玩。

心理学家格尔迪也说:“男人更具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宽容精神、求知精神,这些特点会淋漓极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如果说妈妈的陪伴是安全感,是滋养孩子一生的底气,那爸爸的陪伴就是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头。

看过一个新闻。

丹东的徐先生,发现14岁的儿子学习状态非常差。

一段时间的批评、打骂教育之后,儿子的厌学情绪不仅没有缓解,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暴躁了。

徐先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陪伴太少、了解太少了。

为了改变儿子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同时修复早已伤痕累累的亲子关系,徐先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辞职,孩子休学,一起游中国。

他们开着房车,途径了山海关、洛阳、西安等文化名城,全程四千多公里。

在旅途中,徐先生鼓励儿子每天写一篇日记,帮着儿子找到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回到家后,孩子表示:“就算学习很苦,我也会逼着自己吃这个苦。”

这趟“相依为命”的旅途,也迅速拉近了徐先生和儿子之间的距离。

父亲教会儿子做饭、摄影,儿子逐渐在父亲面前展露出更为真实的一面,曾经剑拔弩张的场景消失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前央视主持人凯叔认为:“让孩子成长是父母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孩子想要的是体验快乐,是感受愉悦感。”

所以说,讲一百遍大道理,不如让孩子体验一遍。

当孩子体验过了,感受到了,他才能真正明白学习和生活的道理,才会主动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做榜样

父爱,不仅是陪伴,还是榜样。

哲学家安伯托·艾柯说过:“孩子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父亲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教给了孩子什么,而不是父亲在说教的时候表达的东西。”

爸爸处理问题不急不躁,孩子学会了情绪稳定;

爸爸爱玩、会玩、玩得高级,孩子学会了实践中求知;

爸爸接纳孩子错误、尊重妈妈想法,孩子学会了爱自己和爱他人。

“神仙爸爸”张帅就发现,他在做手工玩具的时候,女儿在一旁看着,这个过程也提升了女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她遇到问题,会自己主动想办法解决。

好的家庭教育,都是说得少,做得多。

正如《银河补习班》里父亲马浩文的那句台词:“我不需要说太多,我自己做给你看才是最好的教育。”

儿子马飞问爸爸:“我也可以不睡觉吗?”

马浩文当然知道儿子的小心思,他没有拒绝,也没有说教,就回了一句:“你自己的事情,永远不用问我。”说完就继续伏案工作。

看到父亲在忙碌,马飞也拿出了教材学习。

父母希望孩子养成哪些习惯,讲再多的大道理都没用,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就够了。

做孩子的榜样,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督促自己变得更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父母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断进修,端正自己的观念和品性,培养出的孩子才能自立于人群之中。”

眼科医生陶勇分享过一件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女儿赖床到将近九点,家里三个大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老人担心孙女生病,摸摸她的额头,发现没发烧就放心了。

妈妈不停地念叨“饭菜早就做好了,还不起……”女儿当没听见。

只有陶勇没管女儿,而是把用来叫女儿起床的时间积累起来,好好读书学习。

他开玩笑地说:“等着她来啃老。”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给孩子做榜样,不是要求孩子变得更好,而是鞭策自己成为更优秀的父亲。

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父亲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孩子发展得就越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在其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

也就是说,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教育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管教出来的,而是影响出来的。

父亲对孩子的爱,不是说教,是陪伴,是榜样。

父亲学会尊重与理解,学会高质量陪娃,学会以身作则,永远比讲道理重要。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钻天杨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解毒;祛风除湿。主感冒;肝炎;痢疾;风湿疼痛;脚气肿;烧烫伤;疥癣秃疮。内服:煎汤,10-30g;或泡酒。

《感遇十二首·其二》是哪位诗人的作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誉为“岭南第一人”。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图穷匕见的故事和意思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武阳。临行时,太子丹和荆轲的好友高渐离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

大观通宝小平价格 收藏价值如何

关于大观通宝小平的价格是多少,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观通宝小平价格在国内一直处在一种走势速度慢,但相对收藏价值比较高的一种,虽然在国内一直处在几十万元或者是上百万元,但是品相好的相对价格更高。

客厅横梁压顶化解方法

客厅横梁压顶化解可以摆放招财童子、绿植、鱼缸、挂画、摆放八卦。

好想谈恋爱

客户自述:老师,我已经25岁了,实际上还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看着同学们都是成双成对的出入,我经常觉得自己很孤单,也希望有一个人陪我一起自习,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甚至作为成年男性的我,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希望有个人可以一起度过美好时光,我该怎么办呢?这样的标准很宽泛,就好像我问你,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