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溺爱孩子?2个检验标准,父母要经常自查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惯子如杀子。

广西一个上小学的男孩,沉迷于手机游戏,被爸爸没收手机以后,竟然拿起菜刀挥向爸爸,威胁爸爸把手机拿出来,庆幸的是,爸爸趁机夺下了菜刀,没有受伤。

知情人说这个爸爸平时太惯着孩子,我猜想也是如此,这个孩子之所以敢挥刀威胁爸爸,大概率是因为平日里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且情绪非常暴躁。

难以想象,一个高大威猛的成年人,竟然被一个小屁孩用菜刀逼得无路可退,缩头缩脑地站在墙根,全程不敢愤怒。

这次是菜刀,下次会不会是扳手?

这次向爸爸挥刀,日后又会向谁挥刀?

溺爱孩子,无异于亲手把孩子推进深渊。

你给孩子的是爱,还是溺爱?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父母过度养育孩子,在中国是个普遍问题,我们把孩子当作宠物和温室里的植物养大,还常常自我欣赏这一过程,直到孩子独自面对世界手足无措。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无私奉献,但有的父母爱着爱着,就“过了”,过犹不及就成了溺爱。

1、孩子优先,父母靠边

因为是孩子,所以得优先考虑孩子,这种看似无私的爱,其实是溺爱。

有一次,我妈买了车厘子,洗好,端给儿子吃,儿子刚伸出手,我妈立刻指着另一个车厘子说:“你挑这种深红色的,这种甜,好吃。”儿子接下来就只挑这种颜色的车厘子吃。

后来,我发现不论是吃饭,还是吃水果,我妈都会下意识告诉儿子,挑哪种会比较好吃,我儿子爱吃粉条,她就会把自己碗里的、盘子里的大部分粉条都给儿子。

我妈的口头禅是:主要的考虑娃,我们大人都无所谓。

虽然现实情况是,孩子的教育支出确实占据了大部分的家庭财富资源,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会从自己这头“努力节流”。

但是炒了一盘好菜、吃贵的水果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必要优先孩子。

一颗深红色的车厘子吃不垮我们的荷包,但却给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不小的误解:我是家中最重要的人,我有权享受最好的东西。

一个长期被优先对待的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知父母疾苦,更学不会感恩。

2、孩子能做的,父母也要帮忙

明明孩子自己有能力做某件事情,家长却非要上手帮忙,这种爱,就是溺爱

我曾经在餐馆目睹了一场隔代育儿冲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一边盯着ipad里的动画片,一边张开嘴吞下奶奶喂过来的饭。

坐在旁边的妈妈说:孩子自己会吃,你让他自己吃,别喂了。

奶奶说:他自己吃就不吃青菜,我给他这么喂,你看他吃得多好。

妈妈沉默了一分钟后,突然发飙,啪的一声扣倒iPad,抢过奶奶手里的碗筷放在孩子面前,吼了孩子一句:要么自己吃,要么别吃了!

我估计大多数家庭都会出现类似的冲突,

明明孩子自己会吃饭,家长非要上手喂。

明明孩子自己可以穿衣穿鞋,家长非要上手帮忙。

家长总是忽略孩子的能力水平,本能地认为孩子做不到,需要帮助,自己有义务帮忙。

过度帮助,就成了溺爱,结果是让孩子错失独立成长的机会,从我想做,我能做,退化成我不要做,我不会做。

3、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

当孩子的要求和规则、约定(前提是合理的)起冲突的时候,摒弃规则满足孩子的爱就是溺爱。

有一年春节,我家亲戚聚会,大清早八点多,姑姑的小外孙非要喝雪碧,怎么劝都不听,扯着嗓子哭,姑姑只好跑出去给他买,外面下着雪特别冷,大过年的,商店也不一定会开门,等了好久,姑姑拿着雪碧回来了,说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的。

显然,姑姑的小外孙掌握了如何让大人妥协的方法。

哭闹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用的,试探家长底线的手段,越是溺爱孩子的家长,越怕这一招。

说好今天买了玩具,明天就不能买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孩子哭闹着又要买,家长拗不过,买了,孩子要,不能不买,反正也不贵。

说好只能看一集动画片,看完就关电视,结果孩子哭闹着要看第二集,家长拗不过,不关电视了,孩子哭多了嗓子疼,再看一集也没什么大碍。

溺爱不仅模糊了孩子的规则意识,还负强化了孩子的哭闹发火行为,成为蛮不讲理的“熊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爱和溺爱的核心区别

著名作家麦家说:成年不等于成人,成人取决于成长。

爱和溺爱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能让孩子获得成长。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爱的倾注,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踏入人生,获得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

如果父母的爱,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就是溺爱。

我们就拿孩子独立吃饭这个问题来分辨爱与溺爱:

6个月的婴儿,因为手眼协调能力不足,精细动作发展不足,我们给他喂饭,这是爱

2岁多的幼儿,已经具备手眼协调能力,使用餐具的能力,我们给他喂饭,且每次都喂,这是溺爱。

喂饭这个充满爱意的行为,剥夺了孩子自己使用餐具,学习独立吃饭的机会,没有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要与其年龄相匹配,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

如果一直把孩子放在“婴幼儿”这个标准上,我们就会陷入“过度养育、过度保护”的溺爱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爱孩子,才能避免陷入溺爱

1、爱可以无条件,但得有规则

我们不要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无条件地爱,是指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有能力就给,没有能力也要创造能力去给。

爱无条件是指:父母要爱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论高矮胖瘦、内向或是外向、学习好或是学习坏等等。

孩子不会因为做对了某件事情才配得上做我们的孩子,我们也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而嫌弃孩子。

在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需要纠正的事情上、需要培养的能力上,“用爱发电”是不行的,要制定规则,有所限制。

就拿孩子买玩具这个最常见的问题来说。

我们爱孩子,所以会给孩子买玩具,让孩子获得玩玩具的快乐,但是,孩子会出现天天要买玩具,还因为没有金钱概念,选很贵的玩具,这个时候,规则和约束就要和爱一起执行。

跟孩子约定好,多久买一次玩具,每次买几个,每个价格不超过多少钱。

孩子因此获得的经验是:父母会买玩具给我,他们是爱我的,但是我不可以无限制要买玩具,我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爱需要指向成长

我们对孩子的爱,需要有一个思考:这种爱的方式,能不能帮助孩子获得成长,什么该帮,什么不该帮,如何做,怎么做。

这也是很多父母困惑的地方:我可以这么思考,但是如何判断呢?依据是什么?

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基本成长需求。

1岁多的孩子,成长需求是自我意识发展,那我们的爱就是:多给他做决定、做选择的机会,尽管他的决定看起来不那么明智,也不会代替他做决定。

2岁左右的孩子,成长需求有情绪能力的发展,那我们的爱就是:接纳他的发脾气哭闹,不回避会让他哭闹的事情,教会他如何识别情绪,用什么方法表达情绪。

有目标、有方法的爱,才能带来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著名哲学家歌德有句名言,孩子应该从父母那里得到两样东西:根和翅膀

是啊,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折了翅、烂了根,然后堕入深渊?

既然大家都不想,那就别用“溺爱”来浇灌孩子。

标签: 孩子 父母 溺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接触性皮炎验方

紫草20克,白蒺藜20克,红花10克,蚤休15克,蝉蜕12克,甘草8克。每日1剂,水煎三遍,分早、中、晚服。

泡沫洁面乳怎么用 洁面泡沫正确使用方法

市面上的洗面奶种类繁多,不同的洗面奶适合的肤质和使用方法都不一样,泡沫洁面乳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洁面产品,那么泡沫洁面乳怎么用?泡沫洁面乳怎么用question:为什么泡沫洁面有利于肌肤,不会给肌肤造成负担?洁面泡沫比普遍的泡沫型洁面乳用起来更方便。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适用于哪类患者?乳腺癌靶向治疗是什么意思?

针对乳腺癌靶向治疗的适合患者,以及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含义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吕荣钊为我们做专项解读。靶向治疗广义来讲主要是针对靶点的治疗,目前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HER2靶点的治疗。乳腺癌靶向治疗适合范围的群体是比较广泛的。

甲状腺癌是什么?过度检查可致病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而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据悉,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可能和公众防癌意识提高、健康体检普及和检查手段提高使微小甲状腺癌发现增加有关。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高于男性。

爬山后脚踝肿痛怎么办

爬山是一项对身心都有益的运动,可是有的人在爬山后出现了脚踝痛的现象,疼痛导致走路都受到影响,那么爬山后脚踝肿痛怎么办?不过有些人却在爬山回来后,脚踝痛,痛的整个人都不好了。今天就跟随老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爬山后脚踝肿痛怎么办。一是脚踝浮肿痛,这种是由于爬山劳累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水肿。

茶里加糖有什么好处

在我们的健康理念中,在茶中加糖经常被看做是大忌。但是现在,如果你喜欢喝茶加糖,而同事还劝你放弃的话,你就有了一个新的理由了:“我只是在努力减轻工作压力!”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含糖饮料可降低人们的好斗性和好辩性。在实验中,他让一组男女志愿者喝柠檬汁,一些人的饮料中加糖,一些人的饮料加一种人工甜味剂。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