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西安家长谈回流生问题中的群体公平和区域公平 ‖ 来论

编者按:

这是来自一名西安家长的投稿,针对教育公平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或有不足,但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大家更深入思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底层群众跨越自身阶层的独木桥,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那么教育公平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公平分了群体公平和区域公平两个维度,并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探讨一些问题。

在探讨群体公平的时候,发现中高考移民其实对弱势群体伤害更大,可能夺走了其他弱势群体改变命运的机会。

1

群体公平:来西安的河南考生伤害了谁的公平?

教育的群体可以分为五种;城市考生、农村考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回流生、中高考移民。显而易见,中高考移民伤害了其他四种群体的公平。

一、伤害了城镇考生的公平。

面对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城镇考生的父母为了孩子能考一所好大学,有的买了学区房。有的辞职陪读,有的报了天价辅导班,而孩子也是学习到深夜,放弃了休息与娱乐。河南的考生让这根已经拥挤的独木桥,变得更加拥挤,城镇考生同样的投入,但是排名却倒退了,迫使广大学生和家长变得更加内卷。

二、伤害了农村考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平。

农村考生。这类群体本身教育资源较为匮乏,无论从视野还是思维农村学生受到很大制约。加之还有一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缺失了家庭教育和父母亲情,求学资源也相对较差,因此学习成绩大多差一些。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两类考生与其他考生相比,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的起点是不公平的,为了弥补这种不公平带来的差距,党和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文件要求,要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完善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

然而,来西安的河南考生无疑伤害了整个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农村考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平,也一定程度了消弭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力度。

毕竟盘子就这么大,多一个人吃饭,就有一个人吃不上饭。

三、伤害了正牌回流生的公平

这里说的回流生是指那些父母因工作或商业活动进城,孩子在这些流入地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无法在当地参加中考或高考,而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的学生。

回流学生群体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流动到城市,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总算是适应了城市生活,然而时隔多年,又不得不带着城市的烙印回到农村,再重新适应农村生活,有的还可能成为留守儿童,承受父母不在身边的痛苦,求学的过程是很不公平的。

因此,我也挺佩服西安市政府在这一方面的担当。在外就读返回户籍地参加中考的3608名考生按照考生志愿,依照同一批次、同一标准、同一学校录取分数线投档和录取,不占用原定招生计划。

他们没有选择一刀切,来平息民愤,而是坚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没有误伤这些真正的回流生。

这些回流生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河南考生背锅了。

中高考是一场零和游戏,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

每当有一名中高考移民考上了大学,可能就会导致一名黄土高原上的放羊娃或者大美秦岭的山里娃上不了大学,夺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孩子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富人对穷人的掠夺,毕竟有钱有门路的人才能移民。

区域公平:该不该由陕西考生为河南考生背锅

全国高考地区可以分为三大类,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陕西、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区;教育发达地区,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属于高考洼地,高考难度低;教育发达地区属于高考高地,高考难度低。

介绍完这三类地区,下来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河南考生为啥不让经济发达地区考生背锅?

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入学成本高。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义务教育阶段非北京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政策,要求父母至少有一方在朝阳区务工就业时间超过6个月(需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连续缴纳证明),并提供实际住所居住证明(要么是自有住房,要么是合法租住的房屋)。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小产权房,以及不得转租的公租房、军产房等居住证明均无效。

■ 图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6年前,朝阳区三环边的一个厨房间租金都得1500元。最近,我在网上查了查同小区两室的租金高达8200元,12平方的次卧租金也要3160元。

相比之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入学成本很低。以西安为例,父母无需提供连续社保缴纳证明,有务工合同就行,租一间200元的城中村民房也可以入学,成本相当低了。同时距离近、高考同一张卷子,也降低了选择的风险。

这种政策的初衷是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无意间被某些钻空子的河南人占用了穷苦人家孩子的权益。

二、陕西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没能力再照顾河南考生

我凭什么说陕西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整理形成了《全国832个贫困县名单》,其中,河南共计38个县,陕西共计56个县。

■ 图源:国务院官网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这件大事慢慢拉开帷幕。

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公布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的通知》,内蒙古、重庆、云南、陕西、青海等10个省份160个县区纳入帮扶名单,河南并未纳入帮扶名单。

由此可见,与河南相比,陕西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还需国家给予帮扶。

三、陕西省教育投入远远高于河南省教育投入

陕西人一直很重视教育,对教育投入很大。本打算找2022年的数据进行对比,但数据没找全,就用202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陕西省、河南省2021年教育经费投入对比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很骄傲说,虽然陕西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是舍得给教育花钱、给孩子花钱,陕西省2021年教育经费投入是河南省投入的两倍多。

四、只有为建设陕西贡献力量的人才有资格享受陕西的教育资源。

陕西本地人生于斯、长于斯,为建设陕西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力量,创造了税收、创造了GDP。

来陕西务工就业的外地人,在陕西买房、在陕西工作,同样为建设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力量,创造了税收、创造了GDP。

陕西省高额的教育投入有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孩子有资格享受到这份资源,而那些鸠占鹊巢的中高考移民则完全没资格享受这份资源。

最后,建议从实际居住、务工就业两方面,加大入学资格审核,为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奠定基础。

作者 | 得一 | 陕西人

标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