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京落幕
从现场传来好消息
胶州一中鲍韵涵夺得金牌
入选国家集训队
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而下周开学
她才真正升入高三
鲍韵涵
据了解,本届生物学奥赛国赛共有金牌150人、银牌260人、铜牌145人,其中山东金牌6人、银牌16人、铜牌1人。150名金牌选手中,排名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清华北大资格。其中,山东6名金牌选手中,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青岛占1人。
来源:齐鲁家长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是时隔两年之后
青岛再次有高中生保送清北
鲍韵涵与教练薛跃奇
往上追溯,青岛上一位保送清北的高中生为青岛二中2021届李原宁,2020年入选化学奥赛国家集训队,拿到保送北京大学资格。2019年青岛有两名高中生拿到清北保送资格,分别为青岛二中2020届綦熙和2020届陈晓琨,綦熙2019年入选生物奥赛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华大学保送资格;陈晓琨2019年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北京大学资格。
与此同时
记者还了解到
青岛4名高二生提前考进中科大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2023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资格生名单。青岛共有4名高二学生拿到A档资格,他们分别是青岛二中的张天赫、青岛58中的唐林正、青西一中的王少白、青岛中学的宋昌浩。据了解,中科大少创班A档资格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需达到所在省份当年的特招生控制线即可录取,而青岛这4名学生的高考成绩远超山东省2023年520分特招线。
提前预习课本 做好课后习题
青岛58中唐林正 高考657分
青岛58中2021级学生唐林正。
从在李沧区实验小学的科学课上看到学科老师做实验特别有意思,那时起,唐林正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物理兴趣”的种子,升入初中后,在青大附中物理课上,唐林正被学校特色物理课程深深吸引,从此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升入青岛58中,在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强基班里,唐林正找到了自己想要终身学习的方向并朝之努力。经过两年的时间,在高二年级,唐林正被学校推荐并顺利通过中科大少创班笔试和面试,又以高出山东省特招线137分的成绩拿到中科大少创班A档资格,提前走进大学校园。
“我校2023级新生幸得恩师教诲,感谢您的培育之恩、推荐之情。特此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拿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育才奖章”后,唐林正来到青岛58中送给恩师高登营。“我最想感谢物理班主任高老师,他是一位非常细心的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引,他对我们要求高,提倡自觉能力,通过让我们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能力来培养我们勇于钻研的习惯。”唐林正告诉记者,他还想感谢学校物理老师李宁,在带领学生探索竞赛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竞赛兴趣。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级部前15名并担任班长,谈到学习秘笈,唐林正认为除了要把学科知识掌握明白并合理运用外,在学校里培养出的学习习惯也起到重要作用。“58中培养学生有非常好的预习习惯,各学科老师给学生准备并打印出预习学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填写预习学案,这样便于梳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凡对课本知识有误解,老师上课的时候会及时纠正。”唐林正表示,有了预习学案再去听课会很容易跟上老师节奏,并且能结合老师所讲知识有更深度的理解。其次,提前预习课本做课后习题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把知识提前熟悉。“58中老师非常负责任,学生有问题会及时帮忙答疑,另外,学生之间也会互相讨论相互提升。”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唐林正已经提前开始学习英语学科,他希望通过大一的学习尽快掌握大学节奏,在四年后能够顺利保研深造。
上课认真听讲 不让问题过夜
青西一中王少白 高考606分
青西一中2021级学生王少白。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王少白学习成绩一直稳步前列,从不偏科,爱钻研的他不会轻言放弃。在初二接触信息学便一路获奖,初三时,在2020年全国信息学奥赛上获青少年普及组一等奖,高二时,在2022年全国信息学奥赛上获青少年提高组一等奖。今年,他以高出山东省特招线86分的成绩拿到中科大少创班A档资格,提前一年上大学。
高考成绩出来后,王少白确定自己考上了中科大少创班后非常开心,在拿到“育才奖章”后,他第一时间回青西一中送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姜巍。“很感谢姜老师,他不但在学习上给予我莫大帮助,还在迷茫时给予了很多指导。”王少白告诉记者,平时在学校有情绪波动时,姜巍老师总是能第一时间觉察并给予耐心指导和鼓励,他教授的化学课深受学生喜欢。其次,王少白还想感谢学校信息学老师王云涛,不管是在竞赛指导还是学科知识拓展上,每次王少白遇到困境,王云涛总能给予解答和帮助。
“问题不过夜,不懂找老师。”是王少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他看来,打好基础知识并及时解决不懂难题是学习基本,其次,注重培养竞赛思维,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延伸课外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科分数。“我在平时学习中会做好竞赛和文化课的兼顾,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了学习平板,老师会把学习资料推送到学习平板上,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平板回看老师的讲课内容,总结回顾课上知识。在学科竞赛上,学校有奥赛团队并配备专业竞赛教练,教练会根据最前沿信息编写参考资料和习题开阔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思维,给予我们最专业的指导。”王少白认为,上课紧跟老师节奏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可以在学习之余把时间充分利用。说到大学规划,王少白表示自己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更偏向于计算机或数学学科,未来想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
深读一点:保送政策“一紧再紧”
近二十年来,保送政策一路“收紧”。奥赛国家集训队,已经成为留给青岛学生的为数不多的保送路径。
往上追溯青岛的保送生人数可以看到,2008年、2009年为青岛保送人数最多的年份,保送生分别达到了184人和181人。当时,小语种、奥赛、省优秀学生均具备保送资格。
到了2014年,青岛市保送人数为零,2015年2人成功保送,2016年0人保送,2017年1人保送。
据了解,2014年各高校招收保送生按照新办法执行,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由8类缩减至5类,使当年获得保送资格的人数缩水一半。以物理奥赛为例,2014年之前全国拿到保送资格的学生大概有1000多人,当年新的保送政策出台后,仅奥赛国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者,可获得保送资格。这意味着,留给奥赛学科的保送名额仅有50人左右。
从2016年开始,外语类保送生每年缩减10%的保送名额。同时,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伴随着这些新政策的一步步落地,高考保送生越来越少。
截至目前,仅有四类学生具有保送资格,分别为奥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其中,公安英烈子女只能保送公安类院校,山东仅济南外国语学校具有外国语类保送推荐资格。
这意味着,现在留给青岛高中生的保送通道越来越窄,正因如此,这次青岛小嫚儿拿到的保送资格尤为可贵。让我们期待,明年青岛学子有更多好消息。
来源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娜
编辑丨xy
声明:“青岛晚报”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