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发文称,武大学生夫妻可申请合宿。
文中称,学校为“持证上岗”的夫妻档准备了携手并肩的合宿宿舍,需要达到这些条件就可以申请:夫妻双方均为武汉大学在籍全日制学生;双方持有结婚证;并且经所在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就可以申请入住武大准备的温馨小家。
此事一发布
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武汉大学公布的夫妻宿舍内景图显示,宿舍里有两张单人床、两张桌子和两个衣柜。
夫妻宿舍内景图(图源:武汉大学)
据武大官方发文,今年夏天,来自测绘学院的倪港骅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南方双双收到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通知书,经过他们所在学院研究生工作部的核实,后勤保障部为二人安排了博士生夫妻公寓,公寓有阳台、独立卫浴,让他们能够共同学习和居住,安心在武大继续深造。
放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这都是不可想象的。虽然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就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经学校同意的旧规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结婚,社会舆论一直存在争议。至今,还有不少人不支持在校大学生结婚,大学则大多持“不反对也不鼓励”的态度。
其实,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大学也并非鼓励在校学生结婚,而更应该理解为是给大学生提供的人性化服务,这也折射出了时代和大学的进步。
对于已经结婚的大学生,如果学校不提供夫妻宿舍,他们也很有可能自己到校外租房,这不但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也让大学的管理服务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角度看,大学在管理服务中,也应充分尊重在校学生结婚生子的权利,并提供针对性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避免学生的学业与结婚生子发生冲突。
达到法定年龄的在读大学生,选择结婚生子,是其合法权利。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当年修订《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出发点。
有人担忧,大学此举会误导在校学生冲动结婚。但其实在结婚这件事上,大学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冲动。今年年初发布的《大学生婚育观念调查报告》就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不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然经历,而是以追求精神和物质提升为婚姻的主要目标;“先立业后成家”成为男女共同的追求。
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大学生结婚具有了更强的自主性。因此,舆论不必过分担忧,学校推出夫妻宿舍会误导大学生冲动结婚。
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生本也应该按普通青年来对待了。社会舆论不该再对大学生结婚生子大惊小怪,也应乐见类似“为结婚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在校大学生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湖北日报、极目新闻、新京报评论、网友评论
责编:杨芮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晓雪